鲁迅先生曾把阅读分为两类:为职业的阅读和为嗜好的阅读。我想,当我们谈论如何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时,我们是在谈论第二类阅读——为嗜好的阅读。若要形成对阅读的嗜好,需要先有对阅读的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儿童对“为兴趣的阅读”的兴趣呢?对家长和教师来说,这似乎不应该成为一件难事,倘若承认世上确有为兴趣而自由自在阅读这回事儿,又维护儿童自由自在为兴趣而阅读的权利,那么阅读的兴趣将会自然发生,当儿童具备阅读能力之后,天生的好奇心将激发儿童去阅读,通过阅读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认识未知的自己,这一切似乎并不需要特别的培养。但这又的确是一件难事儿,因为在儿童的具体阅读实践中,“为兴趣的阅读”常常并不存在。有以下三个难题会造成儿童阅读兴趣的阙如:
首先是书目选择难题。我们生活的时代,可能是读到的书单比读到的书更多的时代,各大媒体、业界名流、专家学者纷纷开单,全国各地中小学也有各种各样的指定课外阅读书目。这些书单良莠不齐,有友情单、面子单、王婆卖瓜单,也有学校和出版社利益往来的生意单,即使忽略那些名著缩写改编、纸张廉价、插画平庸的劣质书籍,也不考虑全然出于成人说教立场的挂儿童文学之名而行“爷爷文学”之实的书籍,假定书目上所有的书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您的孩子仍然可能“偏不喜欢”。这本是正常现象,因为孩子各有不同,倘若强行全国、全校、全班共读一本书,反而是不正常的,这种不正常将扼杀孩子自己的阅读兴趣。
其次是效果检验难题。阅读并非跑步,短时间内无法分出胜负,事实上,长时间内也无需分出胜负。但是过于焦虑的家长或教师,急于看到阅读带给儿童的飞速进步,会设计出种种效果检验方法,譬如统一考试、阅读报告、中心思想总结、知识问答比赛等等,这些过度干涉行为也对儿童阅读兴趣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时间冲突难题。在我生活的年代,只有阅读能带给我在一个虚构世界自由徜徉的快乐,然而现在,互联网、新媒体、影视动画、电脑游戏……有太多的选项可供选择,再加上更多的“为职业的阅读”的压力,更多的作业、考试、奥数班、兴趣班……阅读的时间被分走,阅读的兴趣被损耗,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儿。
如果充分认识到这三个难题之后,仍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热爱阅读,拥有阅读的兴趣,并希望将兴趣变为长期的嗜好,陪伴于孩子未来长远的一生中,那么,真正的难题才刚刚开始。如何让孩子产生阅读兴趣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总有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但真正的难题在精神层面。每个曾经悉心陪伴过孩子阅读的父母都会发现,让孩子爱上阅读,并不真的困难,真正困难的是如何让孩子保持这种爱。
对于家长和教师来说,这涉及到了你怎样理解阅读、怎样理解阅读的意义、你准备好为了“为嗜好的阅读”而付出什么?首先,你需要考虑阅读环境的营造,你得有一个充满书香的家,你得让书成为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让书成为温暖、快乐、冒险和游戏的场所,让你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阅读,让他/她最终可以自主获得属于自己的书单。其次你得有对阅读价值的独立判断,在“唯有读书高”的古代社会,这并不成为问题,但是在当下,为嗜好的阅读并不必然带来(甚至很可能带不来)金榜题名、衣锦还乡,但你的孩子将在阅读中学会“善用自己的孤独”(哈罗德·布鲁姆语),学会独自成长,成为他/她自己。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你得有对阅读以及阅读所带来的可能性的信仰,尽管这种可能性并非显而易见,更非唾手可得,但你必须相信这个阅读的世界及其可能性,因为“只有决定相信理想世界的存在,人生才能从蜉蝣式的无谓的漂流变成值得的追寻”(兔老师语)。
我写过一则童话《魔术师的苹果》,童话中虚构了一个北风前面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一切都是轻飘飘的、没有质量,一个魔术师和他带来的苹果改变了这一切,凡是吃了魔术师的苹果的人,内心深处就会长出一根无形的锁链,系在自己心爱的事物上,“有人把它系在钓鱼竿上,天天忙着钓鱼;有人把它系在果篮子上,天天忙着摘草莓;有人把它系在锤子上,天天忙着搭屋子”,我在童话里没有说出的是,所有的读书人(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都把内心的爱的锁链悄悄系在书的身上,天天忙着看她走路、听她说话、想着她、梦着她……从此以后,读书人的生活就有了质量。
现在,你准备好让孩子吃那个有魔力的苹果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