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有趣的家信
1973年的冬天,九岁的我在老家读三年级。那时,我的父亲在外地当兵多年,每年春节都回家探亲,母亲是一个没文化的农民。春节前夕,母亲对我说:“儿子,你已经上三年级了,给你爸写一封信吧,我说你写。”当时,由于我家缺少男劳力,每年都超支,需上缴生产队不少钱。少则几十块,多则上百元。可是,我当时根本不懂“超支”为何意?更不知道“超支”一词怎么写?于是在信里写道:“今年我家'草纸'168块钱,望你多带点钱回家过年”父亲接到我写的第一封信,看到“草纸”168块钱,感到很奇怪,要过年了,要那么多草纸干什么用呢?后来,才想到我家每年的惯例:每年都要上缴生产队里的钱,是“超支”而不是“草纸”,想到这里父亲不禁笑了,原来儿子写了错别字。父亲回到家后,还提及此信,在众人面前夸道,我的儿子,九岁就能给我写信了。
至今,我都记得那是我有生以来写的第一封信,也是一封很有趣的信!
凡 人 轶 事 1982年,我18岁
周末喜相逢
记得儿子在兴化中学(2004.9——2007.7)读高中的时候,每逢周末我总要去看望他,了解他的学习和生活:有时,我还到儿子的班上去看看晚自习情况,于是班上同学每当见到我时就大声说道:“谭志成,你爸爸又来看你了……”同学们说“又”字时,特别响而且长,我想大概有点妒忌我去多了的缘故吧;有时,我也到儿子的班主任的办公室里转转,于是儿子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等五位科任老师成了我的好朋友,每当开家长会时,班主任李桂华老师就笑着对我说:“谭老师,你就不要来开会了,你对你儿子的学习和我们的工作再熟悉不过了……”;有时到了周末,我时常带儿子去逛商场,买些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为了改善伙食,我还请儿子到“万家灯火”等饭店品尝他最喜欢吃的菜——螺丝炒韭菜、红烧鲫鱼、黄芽菜骨头汤等等,记忆犹新的是那黄芽菜骨头汤,一般情况下可分为两类:30元一大盆,15元一小盆,至今回想起来还觉得心理有种香喷喷的感觉。
2006年游览中山陵
后来,儿子到了南京读大学,周末偶尔有时间我也来宁看望看望儿子,有同学好奇地问我是他什么人时,我说,亦师亦友亦父亲!
可爱的小孙女 孙女刚刚过了两周岁,特调皮可爱。平时,我通常叫她“嘉嘉”,有一次她竟然笑着叫我“道道”;一天夜里,嘉嘉和奶奶睡在一起,肚里突然饿了,她叫我倒奶给她喝,我稍微慢了一点,就大声叫道:“爷爷,倒奶给宝宝喝,爷爷,倒奶给宝宝喝……谭凡道,谭凡道,倒奶给宝宝喝……”听到孙女的叫喊声,我们夫妇二人不一而同地都笑了起来。
爱笑的小孙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