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内光圈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进光孔径的尺寸。这一点我们在前几讲已经数次强调了。直观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由此可以看到,光圈值越小,单位时间进光量越多。光圈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控制曝光。通常情况下在选购镜头的时候,建议可以尽量选择大光圈的镜头。下图是同一环境下,固定快门速度与ISO值后,分别使用光圈值f1.4与f8对同一场景进行拍摄的结果,可以明显看到光圈值为f8时明显欠曝。

光圈不仅能起到调整曝光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还能控制合焦范围。光圈开的较大时,合焦范围仅处于被摄主体;而光圈缩小,则合焦范围变大,而所谓的合焦范围,正是我们通常说的“景深”。通过下列示意图我们可以更明了的理解光圈如何控制景深的。

人眼分辨景物是否清晰取决于弥散圆,当物体投射过来的直径大于弥散圆值时,即不能分辨了,也就是觉得糊了;直径越小,分辨的越清楚。大光圈时只有跟焦点很近的物点成像小于弥散圆,从而被人眼分辨。
下图是同一场景下分别使用光圈值为f1.4与f8时的拍摄效果,可以看到,在f1.4时,对焦物体背后的物体被很大程度的虚化了;而当光圈设定在f8时,更容易辨识对焦体背后的物体。

利用小孔成像就能理解光圈对景深的控制作用。通俗来讲,小孔的大小其实影响光线的传播,当小孔直径较大的时候,光线在到达胶片之前就开始发散,成像就比较模糊,而相机的光圈就相当于这个孔。
拍摄人像的时候,我们更希望虚化背景,将视线放在人物身上,因此通常采用大光圈;而拍摄风景的时候,因为想要清楚的看到画面内的景色,所以都会使用小光圈来拍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