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白塔大桥下的花叶芦竹

白塔大桥下的花叶芦竹

作者: 小镇黄昏 | 来源:发表于2024-04-22 18:52 被阅读0次

白塔大桥下,滨江大道这一边,嘉陵江水岸边,有一段几十米长的芦竹。

距第一次来南充快四年了。这四年里,我无数次在逛嘉陵江的时候,都会看到这一段芦竹。但从来都不曾太在意它。因为芦竹太普通了。

在浙江,芦竹很普遍。曾经湖泊水域边,到处找得到。而钱塘江边,更是沿江堤,绵延几十、上百公里,长满了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芦竹。

而我每次在南充逛嘉陵江,大都是晚上。所以,暗影憧憧之下,每次都只看到这一段芦竹的剪影,却也从来不去仔细端详。

今日一早,难得走进前去,居然发现,与我自小在浙江看到的芦竹,还有大不同。

我以前在浙江看到的芦竹,叶子整片都是绿色,就像芦苇的叶子。

而白塔大桥下的这一段芦苇的叶子,如同金边吊兰的叶子,叶子边缘都是淡黄色。一看就知道是不同的一个品种。

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才知道芦苇或许也有很多品种。大感意外。

查了一下才知道,这个品种叫“变叶芦竹“。原产于地中海一带。1960年,中国科学院植物园首次从欧洲引种,现在中国各地广泛载培。

变叶芦竹对重金属污水中的重金属元素的综合富集能力较强,可作为净化重金属污水的优良水生植物。

我猜想,这一段变叶芦竹,或许是当年滨江大道改造时,特地种植。

初中的时候,好像有一篇关于芦竹课文,说是芦竹是制作纸张的上好原料,出纸浆率奇高。

但记忆里,好像芦竹并无用处。

小时,只记得外婆用芦竹的花扎扫帚,叫作“芦花扫帚”。每年开春之后,外婆总会拿几把她自己扎的“芦花扫帚”来我家作客。

那个时候,乡下常见常用的扫帚,有三个品种,除了“芦花扫帚“,还有“高粱扫帚”,与“竹稍扫帚”。

“芦花扫帚”和“高粱扫帚”,属于小巧的软扫帚,主要清扫室内用;“竹稍扫帚”柄长,且大,用竹子的枝条扎成,竹稍有些硬,主要清扫外面的场地用。

而“高粱扫帚”是北方来的商品,南方没有。用的是高粱杆子。

早些年,我母亲也用芦花扎扫帚。但她扎的扫帚很土,与外婆的手艺差距巨大。

近些年,浙江的芦竹也渐渐变得稀少。曾经的土地平整,填湖造田;各种河流江边,都用水泥石块,镶砌帮岸,原先长满芦竹的水岸边,渐渐不见了芦竹的踪迹。

如同白塔大桥下的这一段芦竹,成了难得风景与观赏植物。

我相信曾经的过往,嘉陵江沿岸,必定如同浙江的钱塘江边一样,长满了密密麻麻的芦竹。

这变化,好与不好,实在难以评说。或许这就是时代的发展与历史进程带来的,无可避免的改变。

2024/04/23 晴

相关文章

  • 气宇轩昂的芦竹

    芦竹 Arundo donax(禾本科 芦竹属) 芦竹,曾经被我归入“芦苇”一族,在这次拍摄之后,终于在我的脑海里...

  • 芦竹

    芦竹,禾本科,芦竹属多年生植物,根状茎非常发达。秆粗大直立,坚韧,具有多数节,常生分枝。花果期9—12月。喜温暖,...

  • 芦竹浑身都是宝

    芦竹成为孩子们的心头爱后,对芦竹的探究也在不断深入,孩子们在观察与调查中不仅对芦竹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生长过程及...

  • 葫芦竹

    依稀记得十几年前叔叔带回它们的时候,仅是小盆景里幼小的苗,分种了几处,种在屋前坪上的很早就已经枯黄死掉,这几棵栽在...

  • 发现芦竹

    幼儿园是孩子们每天生活与玩耍的地方,孩子们不仅对幼儿园的老师、小伙伴有深厚的感情,对幼儿园的一草一木孩子们也同样充...

  • 穿越中山桥

    走在夜晚的中山桥, 欢快的音乐、悠闲的步履! 黄河水缓缓从桥下静静穿淌而过, 七彩霓虹灯迷离在铁桥闪烁, 白塔阁楼...

  • 斜阳映芦竹

    《斜阳映芦竹》 立足水岸自踏实, 眺望斜阳水向远。 迎风招扬驻丹心, 彩旗光日当羡艳。 注:虽然总是处在一处水岸,...

  • 芦竹VS竹子

    随着孩子们对芦竹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孩子们的问题也随着增多,跟随孩子们的兴趣,我们也开展了一轮又一轮的讨论与探究。1...

  • 寄给兰州的诗行

    是黄河岸边的那片新绿 邀请侯燕归来 是白塔山下的刺玫花 带着清晨的露珠 是中山桥下的流水 唱着歌奔向远方 声声秦腔...

  • 「原创」湘女姑苏行18,白塔东路至园林路,静燥两重天

    苏州市白塔东路因东白塔子巷、白塔子桥而得名。《红兰逸乘》:"白塔子巷,有白塔,雕刻佛像,今在人家壁中。"由此名白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塔大桥下的花叶芦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rki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