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有个茶馆
【100天自律挑战】Day92:如何上好语文课?

【100天自律挑战】Day92:如何上好语文课?

作者: 萌萌要开心吖 | 来源:发表于2020-08-03 20:03 被阅读0次

    我从教语文一年多的时间,管理学专业毕业的我,除了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们给传授的知识以外,我怎么能记得老师的上课形式呢?说实话,更多得是记得老师教我们背诵的课文和古诗。

    在学生时代,我们很少去关注老师的上课形式,直到我自己教语文,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才发现,要想成为一名有素养的,学生敬佩的好老师,首先要做到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中主动的接受我们所讲的知识,何为“主动”?寓教于乐,朴素的课堂中让学生学有所得。

    我教的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孩子们从开始适应我,到最后的相信我,我们之间对待彼此的态度都有所转变,记得前几天,有两个小女孩还和我说,下学期一定要教她们,我说,我争取。看到孩子们对我的恋恋不舍,我想原因便是她们喜欢上了我的课堂,记得孩子跟我说,上一天语文课都愿意,这对于我来说是最幸福的事。我知道,我在努力学习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把我的思想也传递给了她们,有的孩子喜欢上了阅读,有的孩子也听了我的话开始买字帖练字,这便是信任的开始,我也想我的这些孩子们,听话又懂事。

    所以我认为,一名语文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和能力,就是立志让自己所有的学生都享受到最好的语文学科教育。

    这种品质和能力的可贵,在于需要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和意志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治学智慧,并将语文教学的美好阳光播洒到每一位学生的身上,于语文教师而言,能够让自己的学生具备高超的语文能力,便是莫大的幸福。

    记得窦桂梅老师说过,想要成为合格的语文教师,要做到三个一“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

    从今天开始,我给自己定下了100天练字的目标,每天一小时,记得我之前和一位前辈说,我的字练不好,他告诉我说“就看你是否真的想要练好。”是啊,上班两年半了,这段时间深刻的意识到,作文一名教师,首先字要过关。

    接下来就是讲课,刚上班那会以为一节课课堂形式新颖,有创意,就是一节精彩的课堂,后来我才发现,课堂要落在实处。

    语文学科必须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在这一过程中,识字、阅读和写作就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对这最基本、最核心内容的教学也最能展示教师的实力。可就是这最基本、最核心的环节,我们的教学总是习惯走入套路。识字也识了,阅读也读了,所有的过程都走过了,但一节课下来,总感觉各环节似乎都是蜻蜓点水——哪个都抓到了,但哪个都没有抓透。

    今天看了于永正老师的教学片段才认识到,如何把一节课落在实处。

    于老师曾这样说:“有人把读书叫‘煮书’。饭可以煮,肉可以煮,书怎么煮呢?煮书就是把书读熟,读出味道来,把文章读懂,把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来。”几句话,一个词,形象地说出了读书的重要性。

    于老师的课堂既有老师示范又有学生展示,在朗读课文之后,让学生进行总结,最后一起得出读书要注意语音、语调、感情、表情、停顿等方便。

    萌萌: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朗读课文时,于老师通过前后五次指导,让学生在自己读、别人读、听老师读、看老师读的过程里反复比较,反复思考,从而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要想用声音表达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就需要从语音、语调、感情、表情、停顿、语气等几个方面把握。此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沉进了文本,贴近了文字,感受到了字里行间的空白处流淌着的东西。

    但平时,我们是怎样处理朗读的呢?我们仅限于让学生自由读、分角色读、听读而已,高明的老师会贴一张文雅的标签:初读、品读、精读、赏读。但是,到底怎么品读,品读要达到什么程度;到底要怎样精读,精读要精到什么程度;到底怎样赏读,什么样的方式才算有效赏读……我们自己也说不清楚。我们只是把这几个漂亮的标签贴上去,便不再问效果。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我们觉得只要自己的课堂设计有了这样的名词,就算精美了。但我们忽略了如果不贴这样的标签,谁能听出来这个环节是品读、精读,还是赏读?老师们只知道这个环节大概要“品”五分钟或者六分钟,具体学生说了什么,收获了什么,那就是学生自己的事了。把五分钟、六分钟的时间说完,这个环节就结束了。

    于老师却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真正感受朗读的魅力,从而让学生真正学会朗读,尽管没有贴任何华丽的标签,但是这样的课堂何处不充满着魅力呢?

    所以说语文教学要扎扎实实练习读书。这只是课堂教学中要做到的其一,明天继续学习。

    2020.7.3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00天自律挑战】Day92:如何上好语文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rle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