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行会使我们痛苦,而痛苦又是什么?苦有很多种,明显的苦就是疾病。生大病、小病,这种苦是我们能明显感觉到的。另一种苦源于“不确定性”,在此情境下,我们因犹豫、抉择、恐惧不自觉得陷入痛苦。
“我们很容易决定了今晚要去哪家餐厅吃饭,在走进餐厅之后,我们的思维和选择就只能限于这个餐厅列出的几种菜品。”以上是书中关于“不确定”所举的寻常例子,想不太明白,转过头来看看自己时刻都在“遭受的不确定性”以及带给我的痛苦。
早上六点半起床,穿橱柜里的哪件衣服,早餐吃大或小的红薯,是否蒸个土豆,这是由我决定的,并且我挑选的是橱柜里存在的衣服,红薯和土豆也是周末提前买好的,这是确定的,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而不确定因素依旧存在,譬如那件衣服穿上身后发现的破洞,用于蒸煮红薯的电饭锅坏了,决定好的一切泡汤了,我们会抱怨说真是倒霉的一天,影响一整天的心情。
至于中饭,因为在公司上班,我能决定的是我要不要去食堂吃饭,但无法决定中饭吃什么,它不会因我想吃番茄炒蛋就会有番茄炒蛋,其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如果去食堂,我所吃的菜就只能从烧好菜的窗口前做选择,会苦于“没有选择”,为了填饱肚子,勉强从诸多不喜欢的菜中挑选我相对喜欢的。而要是那天恰巧自己喜欢的菜,但食堂规定每人最多选四样,依旧是种痛苦,即难以抉择。
一周的一两天,我会把便利店的鸡蛋三明治和现磨豆浆作为中饭,一是三明治和豆浆本身味道好,二是这个搭配比去食堂省钱省时。某个周一的饭点我兴冲冲地奔向全家,结果两者皆空,饥肠辘辘一下午。在这里,我能决定的是中午不去食堂,而是吃便利店的三明治和豆浆,但中间的不确定性因素时刻都在发生。新周一碰上下雨天,交通堵上加堵,公司班车晚到二十分钟,因为时间过晚,很多同事没有时间去食堂吃早饭,他们不得不去便利店买早饭,原本货源充足的三明治和豆浆因此提前售空。
而这一切不仅导致我吃不上鸡蛋三明治以及豆浆,就连其他选择也是少得可怜,菜包、玉米汁、面包、寿司等等都被抢空,压根没有想到这意外,失落至极,也无法顺心投入之后的工作。
不确定性、选择带来不安全感、犹疑和纠结,特别是在完美计划,心中怀有美好期待时所造成的痛苦更是加倍放大。谁也无法完全摆脱这种“苦”,人算不如天算,计划赶不上变化,不确定和意外随时发生,我们不会想到上一秒我们还陶醉于自然美景拍照留念,下一秒便陷于天崩地裂生死攸关.......
我们需要的就是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视那些“不确定”因素,并将其视为寻常。而在我们成功实现心中所待时——顺利考上理想大学,心满意足地吃上一顿美味午餐,热热闹闹的亲友聚会……更应庆幸感恩自己是何其幸运,突破一切不确定性因素,拥有当下的心有所成和美妙感受,如此足以。
《八万四千问》—说“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