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下王煜全老师关于知识付费的观点,他觉得知识付费主要解决的就是教育问题,目标客户希望能够建立起一个领域的系统知识。我觉得对我来说挺对的,我来小红圈一个是希望从校长这里学到更多金融、投资方面的知识,另一个就是希望学到币圈的一些知识,大家怎么看。
2016年,有知识付费意愿的用户暴涨了3倍,2017年的数据还没有看到,因为现在才是2018年的1月份,但我相信这个数目的增长一定也相当惊人。因为到2016年底的时候,知识付费用户就已经达到近5000万人了,而且很多人预计,今后的产业规模有望达到万亿,知识付费明显成了一个新的风口。
但是这一轮的知识付费其实还是有很多的技术成分,除了我们说的用上了移动的 APP,包括用上了很多直播这样的技术手段,但是其实更重要的就是如何把一个系统的知识,把它拆散成零散时间传递给用户,在这方面,其实我们说它也是一种软的科技,以得到 App 为代表的这样一批知识付费工作者,正在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觉得这个其实是更重要的一个进步。
因为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技术驱动的风口不同,知识付费这一轮崛起,与其说是技术上的演进,不如说是社会需求的爆发所导致的。
具体而言:
知识付费既要借力于知识付费平台的演进、付费方式的便利,同时其实也得益于中国中产阶层及准中产阶层这种教育需求的爆发。
也就是说,知识付费一直被大家批评过于零散,但是其实未来的知识付费一定会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它的需求很明确,就是要解决教育问题,不只是让大家在闲暇时间去随便了解一点零散的知识,必须要形成知识的系统化。
我们看到知识付费本质其实就是通过交易手段,使得更多的人愿意共享自己的知识积累和认知盈余,而使得它的目标客户、使得那些用户们,也能建立起一个领域的系统知识。
尤其是我们都知道,罗振宇老师推崇的所谓的“知识的游牧民族”,这个所谓的游牧并不只是浅尝辄止,而是你在另一个领域能够达到判断那个领域知识水平的地步,所以是需要系统化、专业化地实现知识产品和知识传授方式的全面迭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