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作者: f57b42734ec0 | 来源:发表于2023-08-03 11:51 被阅读0次

说起吕不韦,很多人不免想到他与赵姬的那些宫闱绯闻。很多野史与传奇剧也极力刻画吕不韦奸诈,逐利,好色,贪财的一面。

我们对一些知名的历史人物很多是通过戏剧和野史来构建他们的形象。但实质上,逐利和投机只是吕不韦作为商人的一面。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吕不韦主持编修的《吕氏春秋》是中国政治哲学的旷世经典。就连对秦始皇及秦制多有指责的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及吕不韦的时候,把他和孔子并列,一起称为古之圣贤。

司马迁还极力推崇《吕氏春秋》,说它 “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意思是说这部书包罗万象,因为它兼容了百家思想的精华,同时又包含了音乐、农业、矿业等多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一部先秦的百科全书。

那么,吕不韦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是一代奸商,还是一心为秦国的忠臣?

让我们分几期来谈谈吕不韦传奇的人生。

(一) 商人出身——有名有姓

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为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

听到这,大家认为这又意味着什么呢?在战国时代,大部分人都是无姓无氏,姓氏合流是秦汉大一统之后的事。

当时,很多普通人甚至没有名字。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一个叫睡虎地的地方,发现了一个秦国低级官吏的墓葬,里面出土大量秦简。而这个低级官员在秦简中的署名为“喜”,没有名也没有氏。

春秋战国的“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而“氏”则是部落、宗族的分支,是小宗支系的族号,子孙分支。

所以,在那时,如果一个人有姓,一般意味有贵族血统。如果还有氏,则意味着这个人起码三代之内,他的家族仍在上层社会阶级,绝非所谓的贱民或黔首。

所以吕不韦虽然出身士农工商的商,但绝不是有钱任性那么简单。

更有可能的是,他在政商两界都有人脉和面子。否则,把他后面要把秦始皇赢政的父亲——异人扶上王位,也不会这般顺利。

在春秋战国时代,商人从政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原大地上,齐国的管仲、鲍叔牙,后来魏国的白圭,也都是以商人的身份从政,后来成了一国的相邦。

这里面自然是少不了获利的考虑。但当一个人真正到了不差钱的时候,那么在金钱之外,他就会去追求一些别的东西一一兼济天下。从后来吕不韦从政的举措来看,很可能就是出于这样的考量。

(二) 最早的政治投机——奇货可居

但吕不韦想要从政,也不是想从就能从。就像鲍叔牙保护了落难的齐桓公,再通过好友管仲获得了齐国政界入场券,方能大展拳脚。

吕不韦也需要一个政治引路人。恰好这时,他在赵国做生意时,遇到了秦质子赢异人。嬴异人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之一,因母亲夏姬不受宠,他被送到赵国为质。秦、赵两国关系并不好,尤其是秦将白起在长平一战中坑杀了四十万赵国降卒。

异人在秦国倍受冷遇,不止缺少出行的车马,日用的财物也不多。他生活困窘,很是失意。吕不韦看到嬴异人这样,突然联想到,安国君虽然儿子多,但他的正妻华阳夫人多年无所出。

他大喜过望,说:“异人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囤积居奇,以待高价售出。”

于是,他马上跑回家问自己的父亲:“如果我扶持一个人当上国家的君主,可以获利多少?”

吕父回答:“数不清。”吕不韦听了,便说:“现在人们努力耕田劳作,可能还不做到丰衣足食;若是拥君建国则可泽被后世。我必须要做成这笔买卖!”

想清楚了之后,吕不韦开始有意接近和游说异人,说:“我能扩大您的门庭。我还可以用金钱,帮您疏通关系,让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立您为嫡子。”

都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对于吕不韦的示好,异人并不是一开始就接受。但架不住吕不韦的热情,他还对异人说:“你不明白,只要你的门庭壮大了,我的门庭才能更大。”

异人便被他的坚持打动,便说:“假若将来我归国为王,必定与先生共享秦国的土地。”

吕不韦也很懂包装之道,他先向异人馈赠五百金,让他广交门客,以抬高身份。再后来,吕不韦还介绍了邯郸的豪室之女赵姬给异人。当然,听到这里,可能有人要说,赵姬明明是吕不韦的歌姬啊。

这个说法其实存疑,因为秦始皇在攻下邯郸后,就下令把赵姬家附近欺负过他们母子的邻居全都坑杀了。证明赵姬应该有自己的娘家,而非吕不韦豢养的歌姬。而且在战国时代,娶歌姬为妻还是比较出格的事。赵王要迎倡女入宫就闹得沸沸扬扬。

所以,娶歌姬并不太符合吕不韦抬高异人身价的目的。不过,西汉的太史公司马迁在记载这段历史时,也不能确定孰真孰假,所以取了个折中的法子,把两种说法都记载了下来。

(三) 秦国游说——明辨厉害

安置好异人之后,吕不韦开始了进一步的运作。当时秦国的君主是秦昭襄王,已然年迈多病,太子安国君即位,指日可待。

吕不韦携带各种奇珍异宝来到秦国,想方设法接近秦国太子安国君的正妻华阳夫人。

他先是打听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下朝的必经之地,随后乔装成商贩,趁阳泉君下朝回家的时候,迎着他的马车高声叫卖,引起了阳泉君的注意。

当阳泉君被吕不韦的珠宝吸引,下车要购买的时候,吕不韦却故意挑衅:“我看大人不日将有灭身之祸,难道还有闲情逸致收购珍宝呢?”

这番言辞自然激怒了阳泉君,然而吕不韦却毫不恐惧地回答道:"请原谅我的直率,大人对秦国并无实质贡献,只是因为安国君想要讨好华阳夫人,向秦王介绍你,大人才有机会被重用。如今,大人权势滔天,财富几乎超过群臣。同僚疏离,各国不满。我常听人这么说,以色貌之美取人者,必以色貌之衰弃之,待到华阳夫人美色不再,感情转淡,大人又将如何在朝廷立足?"

这一番话让阳泉君变得又惊又怕。见他上钩,吕不韦又接着说:安国君即然是太子,随后不久就会被册封为秦王。据说安国君已被自己的儿子嬴傒打动。到时,公子傒即位,在后宫中当权的,自然就是他的母亲。而华阳夫人还未生育子嗣,虽然风华仍旧未减,但终究会失去地位,大人怎么没想到这一层了呢?”阳泉君听后,震惊地不知所措,赶紧向吕不韦求问解决之策。

吕不韦回答:“目阳华阳夫人的风华依旧,安国君对其的宠爱有加。如果夫人现在能在诸子中选择一个贤能的,将他收养为自己的子嗣,请求立他为嫡子,安国君肯定会答应。当他日获封为王后,此子就会成为太子。这样,当安国君成为王的时候,夫人自然更被宠爱。即使在安国君去世百年之后,收养的这个子嗣也能够继承皇位,大人一家的权势亦可安如泰山,此所谓一举而收万世之利!大人为何不劝夫人尽早进行安排?若是等到夫人色衰而爱弛,提出这样的建议恐怕也无济于事了!”

阳泉君听了,反而困扰了起来:“但是安国君已有二十多个孩子,每个都有各自的母亲,谁又愿意被华阳夫人收养呢?”

吕不韦这时候才提出了公子异人:“我在赵国做生意的时候,总能听到邯郸城中的公卿大臣们无不对公子异人的才华赞不绝口。我曾经亲自去见过他,只看到他谦恭有礼,勤奋好学,有着君子的风度。每次谈到秦国和夫人,他都会感伤落泪,思念之情写在脸上;他意识到自己在众兄弟中的排位较后,他的母亲夏姬又不受宠。他身在国外,孤独无助,愿意依靠华阳夫人。如果夫人能把他收养为亲子,他未来有机会被立为太子,那么异人从无国变为有国,夫人也可以从无子变为有子,一旦担任国主,秦国的政权,还不都是由夫人和大人来掌握?”

在战国时代,在他国为质是有利于国的行为,而能在他国赢得美名,更是锦上添花。

所以吕不韦这种说法,既抬高了异人的身份,又契合华阳夫人选子的要求。毕竟肯定要选一个有才华的孩子,不然安国君也很难答应让这个人当嫡子。

然后,吕不韦将他带来的宝物通过阳泉君赠送给华阳夫人,他还额外给了阳泉君一笔可观的钱财。

由于吕不韦提出的是一种双赢的策略,华阳夫人在听完弟弟的汇报后,也接受了这个建议。

华阳夫人开始给丈夫安国君吹枕头风,异人如愿以偿地被确立为嫡子,并更名为子楚。后来,秦国攻打赵国,为免赵王扣留秦质子威胁。吕不韦拉着子楚先行逃回咸阳,留下赵姬与儿子嬴政为质。

几年后,安国君即位,却登基了三天便病死了。而子楚继承了安国君的王位,成为了后来的秦庄襄王。吕不韦靠着这一系列的政治投机与运作,顺利晋升为秦国相邦,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那么,吕不韦在执政上有什么特色,他真的是权臣奸相吗?下期让我们继续谈吕不韦的政治生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摘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rsm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