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大概是患上了初老症

我大概是患上了初老症

作者: 少女壮士刘cc | 来源:发表于2017-01-26 18:48 被阅读0次

    不想这么早踏入社会摸爬滚打,依旧还在校园里潜心钻研学术的研究僧三土放寒假回家,在一间小小的美甲店里跟给我们做指甲的两个小姐妹相谈甚欢,给我耐心的描画指甲的小姐妹低着头认真的说,她已经在外面工作了六年,回家开了这个小小的店,年轻的时候她总幻想这个年纪的自己,应该有自己喜欢的事业,有爱人,可是真的到了这个年纪了,发现什么都没有,跟以前也并没有什么两样。末了我们问她多大,她说:95年的,再过两年就25岁了。我和三土对视着笑,走来的路上我们一直在讨论这个话题:

    初老。

    “到了这个年纪”这个句式有点讨厌,也不是阅历丰富能成为人生导师的年纪,但大部分的我们已经离开校园,或人模人样的梳起油头擦上红唇,意气风发的走向职场,在小城里,也有很多人早早一脚踏入婚姻,安心在家洗手作羹汤。

    25岁,是看多了《25到30岁,对女生至关重要的5年》类似心灵鸡汤的缘故还是亲戚长辈动辄“你都25岁了,再过两年不就30了”的灵魂暴击,再或者是每天都在脸上涂涂抹抹从没关注脖子,等到开始注意的时候脖子上已经长出消退不了的颈纹,开始不自觉地将老了老了挂在嘴上。虽然每次我一这样说就能感受到办公室姐姐们呼之欲出的白眼,但还是从心底里觉得不一样了,也就是这一两年的工夫,心态变得整个都不一样。

    ▲ 再也清澈不了的眼神

    有一天在家里翻照片的时候翻出刚入职的时候在营业厅实习的照片,穿着不太合身的工装,戴着方方正正的小丝巾,在办公室笑嘻嘻的。我妈经过的时候瞟了一眼说,不一样了。我嘴硬的说,哪里不一样,我觉得一模一样还是小仙女啊。我妈说:眼神不一样。

    我妈经常自诩在政府宾馆里工作了几十年,从小白菜变成了黄花菜,什么样的人她没有见过,眼睛毒的像刀子,看人看事一眼就准。我仔仔细细的看着近两年的照片的对比,除了越来越精致的眼线,眼神说不上来是哪里变了,但是的确跟刚毕业的时候不一样了。

    去年夏天部门来了几个新的实习生,刚从学校毕业的他们,还带着热气腾腾的朝气。看着他们还背着书包,并没有刻意的装成大人的模样,就像两年前的自己,而那些眼神,也跟两年前的自己一模一样。而我终于明白两年多的工作,改变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眼神。

    眼里少了对未来生活的野心和赤诚,多了不止一点点的世故、现实和疲惫。

    从学校进入社会,这双眼睛,看过了酒场上的觥筹交错虚与委蛇,人人套着个面具在溜须拍马;看过酒过三巡的领导腆着肚子高谈阔论指点春秋;看过家庭和加班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和无奈;水电煤气电话单、工资公积金年终奖,再也不谈论风花雪月,现实啪的一下把账单甩在你脸上,逾期就要拖进黑名单。而这双眼睛,也曾经带着满脑子轻率的梦,想要执马仗剑游走天涯。

    我以前很害怕那种打量人的眼神,装作不经意的走过你身边,眼神像是X光线一样从头扫到脚,恨不得能扫射出你家有几套房、银行存款有多少,老公在哪里高就。可现在的我总是一眼就看到同事背的是kate spade、coach还是LV,是新款经典款还是工厂包。

    眼睛里一旦安装好这种扫射光线,就再也不会有以前那种干净清澈有朝气的眼神,也再也看不到一些生活中简单的美好。


    “年轻时不用急着降落,想飘就飘一会儿吧。反正我们可以自由自在感情用数的那部分寿命,都不会太长。接地气从来是绝大多数人自然而然的走向和选择。到了一定年纪,见面不得不直奔烟熏火燎的话题,命运拟好的主旋律,谈情说爱和思想交流-顶多穿插其中,当个休止符。

    没来由的焦虑

    前几天新世相做了一个专题,30岁了还来得及吗,采访了28个30左右来到北上广工作的人,听他们说内心的挣扎和彷徨,其中有一段话“30岁这个年纪像是对我们的诅咒。人生走到半路、时间似乎已经很少,之前的自由奔放,以后看起来会难以原谅,更多要考虑长远。人们总认为30岁必须发生点什么”

    何止是30岁,25岁的我,已经提前进入了这种焦虑期,以“离30岁还差几年“作为评判生活成功的标准。

    到了这个年纪,有没有发觉想要使自己更上一层楼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了。几年前只要好好读书,多做对几道选择题,就有不同的学习平台,能得到更多的上升机会,而渐渐地需要用更多的代价来获得。

    是高考来的容易些,还是因为没有录到好专业,同时修两个学位拼死拼活拿到含金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的双学位证书容易些;是学生阶段好好读书积累高GPA容易些,还是在年年的找工作大军中好不容易考上一个编制,每天开着数不完的会做着千篇一律的材料,辛辛苦苦写好的方案被领导劈头盖脸一顿骂,骂完还得收拾好心情第二天继续若无其事的干活,想创业没本金,想跳槽没勇气要容易些?

    某一个时刻你觉得一样东西很难得到,但不知道明年的这时候想得到它可能要比今年得到它吃的苦要多的多的多,受的气要多的多。

    这个年纪本来拥有无限可能,却早早开始感到“修正自己人生的机会越来越少,而付出的劳动力越来越多”,因此主动砍掉更多的可能性,精打细算成本与可能收到的回报,计算效益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害怕犯错,在可能出现差错前就想着规避风险,及时止损。

    随之而来的是无处不在的焦虑感。

    每当看到年轻有为的90后当上杂志主编,爸爸同事的二姨妈的女儿学业有成定居国外,自己在办公室哼哧哼哧的加班赶材料,朋友圈里早就开始香槟美酒、周游列国,别人的二十几岁跟自己的怎么一点都不一样,焦虑

    双十二心血来潮在当当网上按照书单买的十几本书已经塞到了书柜的最高层,外面挡着的布娃娃上面都已经积上了灰。电影单上日本的韩国的大陆的爱情的喜剧的恐怖的治愈的,早就已经列下了一大串没有看,眼看着清单越来越长,越来越多的事情没有做,焦虑

    苦思冥想好几天的推文终于写出来了,找资料翻墙去了google,为了排版好看特意买了一个月会员,仔仔细细的调整好行间距和色号,发之前预览了好几遍,选在12点小手一抖发了出去,一觉醒来发现掉了一个粉,好焦虑

    这种没来由的焦虑感已经困扰了我很久,可是每当我想坐下来找人好好聊一聊的时候它又来无影去无踪。跟长辈聊一聊他们会说你公主病,生活的太滋润了闲得慌,伤春悲秋,为赋新词强说愁。于是开始学会了一个人去消化这些说不出口的情绪,一个人看看电影,窝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画一下午画,打开手帐本剪剪贴贴写着自己的碎碎念,很神奇的,这些没来由就产生的情绪也会很没来由的消失不见,这也大概是成长教会我的,有些小怪兽只能一个人单枪匹马去打,有些情绪只能一个人去消化。


    不喜欢拐弯抹角的试探和犹豫不决 该直接的时候就要直接

    “一杯黑洞洞牛乳茶,去冰少糖 带走 谢谢。”

    以前的我在奶茶店的广告牌前看着琳琅满目的热销、推荐,很容易陷入不知道要什么的踌躇;点菜的时候,选择权放在自己的手里,往往要盯着菜单纠结好久,到底是水煮肉片好还是糖醋排骨好,花椰菜当季还是空心菜更新鲜。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始变得更直奔主题,省去中间不必要的时间成本,也更加喜欢和欣赏鲜明、直接、决断能力很强的人。

    从前我很讨厌打电话,甚至在初入职场的第一年,我还是有轻微的电话恐惧症,那个时候在做宣传,有的时候会打电话给一些从未见过面的广告商,我能QQ/微信/邮件沟通的时候坚决不会选择电话,即时通讯工具上即便再快捷,还是有一段的反应时间,这段时间里我能组织好回复的语言,即便产生了什么问题我也好跟身边的同事去沟通解决,而职场的第二年,我开始对这种沟通方式有点不耐烦。

    明明电话五分钟就能搞定的事情,一来二去的邮件有时候要耗费半天的时间;字面上的意思有时候跟想表达的意思千差万别,你以为对方已经完全的了解了你的需求,但交上来的方案却跟你想要的完全不一样。

    生活中的我也变的更直接,喜欢直奔主题的交流,取代了在微信上的拐弯抹角。更明确的去表达今晚吃什么,电影要看什么,我想买什么,我很想你我很爱你,是因为我更坚定的知道了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所以我越来越看不下去韩剧了,看着男女主满怀心事又磨磨唧唧,问你在干吗其实是我很想你,说天气冷了多加点衣服其实是我很在意你,看到女主捉摸不透的冰山一样的心差点被男二融化的时候恨的牙痒痒。早干吗去了啊,喜欢你就说啊,考虑到现实觉得未来没有可能性就放手啊,别整些有的没的,也别耽误对方去找下一个,25岁成年人的时间,很宝贵的。

    留在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能叫的出来的永远只有那么几个,也懒得去交新朋友,因为懒得从头交代自己的人生

    记在小本子上的事情很多,但小本子又不知道丢去了哪里。越近的事情越容易忘记,越久以前的事情反而越是记得清楚

    开始看历史、人文、传记、纪录片这些从前我一点都不感兴趣的书籍和电影

    开始仔细的去关注体检表上的每一个指标,因为我真的很怕死

    越来越找不到过年的乐趣,想想要走亲访友,被善意的询问何时结婚何时要娃年终奖几何就开始莫名烦躁,只想静静的躺在床上看美剧,连窗外的炮竹声听了都觉得烦躁无比

    还没到十点半,我已经打了好几个呵欠。

    我想,我大概是真的患上了初老症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大概是患上了初老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rtf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