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线城市生活马上就两年整了,这是一个需要纪念一下的时刻。心里也不免有很多想说却没有说出来的感慨。
16年9月从一线城市的世界500强辞职,回到三线城市的故乡,准备创业。
当时的自己,说是有着满腔热血也好,说是有些厌倦一线城市没有生活的生活也好,都是一种对当时现状的不满意,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以及对创业的懵懂。
(一)一线城市VS三线城市
1、工作环境
大城市有着天然吸引优秀人才的良好基因,不用多么费力更容易招聘到工作上所需要的人才。大城市里有着更多的大企业总部,大公司的企业文化、格局、价值观远不是一日一年就能形成的,身处其中能汲取各方面的养分,而聚集了985、211高校毕业的同事概率会高很多,身边朋友或同事都是具备一定能力的人。
小城市工作门槛相对没那么高,对学历对工作经验,也正因为是小城市,例如一些前言的信息:高科技、新技术、新政策等,会更蔽塞。追求安稳工作的人趋之若鹜,所以公务员、编制教师、事业单位这样的工作会是当地更多年轻人的首选。人才比较匮乏,优秀人才更是稀世珍宝,培养人会更费时费力。
2、生活环境
大城市具有全国最优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所以很多人趋之若鹜想极了在城市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乃至扎根生活以及让自己的下一代也能在大城市生活下去。因为城市区域大,从城市的一个区到另外一个区都不容易,乘坐着地铁加公交后还要步行才能到达目的地,可想而知,生活节奏是非常快的。外卖是大城市年轻人的续命稻草,因为工作忙到能自己做饭的人儿真的很少。一般城市到大城市漂泊的年轻人,要面临着房租、出行交通等各方面的生活压力,只能拼命工作加班,很少能同时顾及到自己的身体健康,所以很多人不敢生病,毕竟一个人在外漂泊不想家里人担忧。
小城市的生活节奏刚开始会很不适应,因为上班路途相对近,早上8点上班的人群有很多,这样的话下午5点就能下班回家,小城市基本上需要加班的工作不多,城乡接合处晚上9点多就很少见到那些家里有灯亮着了, 周末双休可以打麻将、逛街、吃饭,约朋友见面也就半小时内全部搞定见面的事情。像我这样的人,刚回来是特别不适应的,虽然创业晚上加班到9点10点也是常事,家里父母给了很多支持中晚饭都可以在家吃,省去了被地沟油洗胃的危机,吃的健康很重要。
(二)对家庭的照顾需要付出更多
小城市,人情世故会涉及到方方面面,本来城市就小,相对而言圈子也不大,而90后又是独生子女开始比较多的一代人,这个年龄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的也不少,虽然我还不需要面对下没小的压力,但是结了婚两个家庭的两对老人,重担开始压在两个20多岁没到30岁的年轻人身上,父母偶尔有些身体上的小毛病,这两年期间,带老人去医院的次数开始增加,50对岁的人身体开始有些小毛病也正常,这样的情况相对在大城市一个人打拼的时候要多,因为你不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所以,我每周一的休息日,很多时候时间都不是自己的,需要为生活的人情世故东跑西跑。
(三)25岁后人体机能开始下滑
去年的9月份,自己得了一场由吃而引起的疑难杂症病,在医院一直查不出什么原因来,各种检查做了全套,特别是血液,却怎么也下不了论证。后来是因为中医、中药拯救了我,才结束了我那可怕的症状恢复了正常。不得不承认,这在几年前,身体压根不会做出这样的反抗,所以我会更加惜命,得过一场莫名的病之后,也对自己从嘴巴里进去的食物万分注意,油炸、烧烤等垃圾食品,尽量都不吃,平常也多加锻炼身体,毕竟只要坚持,身体一定会给自己有所回报,远离疾病远离医院。
所以,90后的中年危机,不仅是自身精神上的压力,也加上生活、物质上的压力,更还有父母这一代给我们尽孝的压力,可能以后还将面临小孩所带来的教育压力。
哪里来的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自己负罪前行,我也只想在有生之年,给自己的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不要在面对选择的时候因为自己的无能而无所选择,中年危机总会有的,早点来也能更好让自己提前适应这个社会的生存活法,然后用自己的努力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