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感受华为

感受华为

作者: 邀月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2-24 14:55 被阅读34次

上世纪90年代中叶开始知道了华为公司,随之其名气是越来越大,《华为基本法》、《华为的冬天》、《北国之春》等经典文章时不时地夺人视线,别树一帜的做法也常常成为业界热点,当然,其负面报道也不绝于耳,让人莫衷一是。受媒体的蛊惑,本人也一度对其产生了莫名的、极其不好的印象,但心中甚为纳闷:如果按媒体报道的那样——华为是一个员工满意度最差的企业,何故又有10万人趋之若鹜?2010年底,终于有机会亲临华为公司,一解心中的疑问。

也许,每一个企业都有一种特殊的、无形的、像空气一样的物质弥漫在其内部,若非亲临是无法感知的。乘坐的车一开进华为公司的地界,那种特殊的感觉就扑面而来,这时才知道自己并不真的知道华为,更谈不上认识华为!考察只有短短的三五个小时,这点时间不要说认识一个10万人的跨国企业,就认识一个人来说都难,尽管如此,我还是足实地被华为的文化与成就折服了。

与同行者一样,我也在不断地思索:华为之行我们学到了什么?华为公司带给我们什么启发?……当位于深圳的华为公司总部大楼渐渐地消失在我的视线之外时,几个关键词却悄悄地清晰起来……

关键词之一:伟大

华为公司创立于1988年,几个人、几万元资金起家,创业至今22年。

22年的时光,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可华为公司却为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一页企业发展史光辉到只能用一个词形容最为恰当:那就是——伟大!

何以说华为公司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请看以下一组数据:

1、销售收入(亿元人民币)

2、领域进步

3、纳税(人民币)

4、其他

全球电信设备供应商排名第2位;

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397位;

10万员工分布在全球140多个国家与地区;

研发投入约为销售收入的10%,例如,2009年为134亿元人民币;

在国内及海外设立研发中心20个,培训中心36个;

以2009年为例,员工保障性支出16.8亿元;

…… 

关键词之二:学习

华为公司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把握了机遇、选对了行业、政府的支持等等,我想,因素一定不只一个,但有一个因素我却认为很重要,那就是——学习,华为公司向先进虚心学习的精神,成就了华为公司的今天!

华为公司的业务范围为电子行业的通信业,行业的特性使得走国际道路成为华为公司必然的选择。华为公司虽然掌握了先进的通信技术,可是当他们踌躇满志地施行国际化战略的时候,华为人才发现自己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有多大,用他们的话来说,真是天壤之别:他们没有管理国际化大公司的管理经验,没有大型企业管理体系,没有一套高效率的财务系统,没有达到国际化标准的软件工作化管理与技术……生死抉择一下子横亘在华为人面前:退,企业必然死亡,进,困难重重,也仅有一线生机。华为人没有被险境吓倒,毅然地选择了后者,从1992年第一次走出国门起,就开始了他们向先进学习的国际化学习之路:美国的繁华他们只是在车上匆匆一瞥,富士山的风光他们也只在画报上稍作复习,印度古老的文明遗迹他们也只是听了合作伙伴的介绍……华为人跨出国门的宝贵时间全部用在了学习先进管理与技术上:从美国IBM公司学习国际大型企业的管理并成功改良复制,从日本企业学会了企业“过冬”的本领使企业安然度过了“华为的冬天”,从印度那里学习了国际上最先进的软件设计与管理,并通过学习、合作、引进印度人才,使华为公司的软件水平超越了他们的印度老师……

关键词之三:自省

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理念中,赫然写着四个字:自我批判。我认为这是华为公司企业文化中最为了不起的元素,走过多少企业,创新、奋斗、和谐以及以人为本等,比比皆是,但没有一个以自我批判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并身体力行的。

企业家与作家在某种概念上是一样的人,他们都创造作品,只不过一个是企业,一个是文学著作。但他们又有着天壤之别,作家的一番奋斗、抑或灵光一现,写出了杰出的作品,他即可站在其著作上接受人们的崇敬和赞美并载入史册,而企业家的作品无论今天多么辉煌,只要是明天死亡,就只有接受世人的嘲讽并很快烟消云散。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论企业多么地蓬勃,华为人从未停止过思考:华为还能活多长?当许许多多的企业在谋求做大做强的时候,华为公司却在思考怎样活得长,而做大做强只是华为公司作为活得长的一个过程,看似没什么差别,但从思想境界上看却相去甚远。我想,自省是华为公司与身俱来的品质,令人敬佩。

组织进行自我批判,组织流程不断地优化,管理也就越清明;

员工进行自我批判,岗位技能、人文素养不断地得到提高;

企业接受客户的批判,产品、技术、服务日臻完善;

企业接受竞争者的批判,可以认识到自身与先进企业之间的差距,激励斗志;

企业接受员工的批判,则可以发现内部管理各个环节上的不足,精细化管理。

自我批判是企业发展与进步的原动力,能够自我批判并力行,是要有大胸襟,也是一种大智慧,说到底,是华为人具有大境界。“只要坚持自我批判不动摇,我们就会从胜利走向胜利。”华为人是真正地做到了。   

关键词之四:内敛

如果将华为与海尔比,华为无论在取得的成就与对企业管理理论的贡献,都远远高于海尔,然而,知名度却比海尔逊色得多,与海尔做法不同的是,华为公司从不张扬。华为与海尔同样都是国际化的跨国公司,如果参观过海尔公司,再走进华为公司的产品展厅,就会觉得反差特别地强烈:海尔的熙熙攘攘与华为的冷冷清清!是时,如果不是我们的到来,华为诺大个产品展示厅,也就三五个外国客户及一两个陪同人员。产生这样的现象的原因很快得到了证实,华为公司一般不接待参观,除非是洽谈业务和政府要员来访。

不仅如此,华为公司从不进行媒体宣传,例如,他们取得的业绩从未见诸于报端,例如,他们从不进行个人宣传,除了业内人士,大多没几人知道华为还有一个举足轻重式的人物——孙亚芳董事长;例如,他们为地震灾区一次性地捐出了2630万元现金和5800万元通信设备,却没有举过一次牌,外界没人知道他们的善举……

媒体每每想采访华为,就会发现这是件非常困难的工作,他们不禁感慨:“面对市场,华为是外向的,犹如所向披靡的壮士;而面对媒体,华为又是内敛的,犹如一个羞羞答答的姑娘。”是的,华为就是与媒体远远地保持着距离,甚至,当媒体上出现了一些负面报道,部分职工因种种原因对公司言词咄咄,华为也不申辩,而是集中精力谋发展、思考怎样活,因为他们坚信,企业的发展可以说明一切。   

关键词之五:奋斗

什么是华为的文化?华为公司在长期艰难曲折的历程中悟出了“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文化。与千家一词的“以人为本”相比别树一帜,华为人在市场拼杀中因奋斗而逐步形成了带有狼性文化的色彩,华为的今天,不可能是等来的,更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华为人靠奋斗获得的,华为公司是真正认识到奋斗才是真谛的企业。

无须缀语,这里引几句华为人自己的话,则不言自明:

“我们奋斗的目的,主观上是为自己,客观上是为国家、为人民,但是主、客观的统一却是通过为客户服务来实现的。”

“我们始终坚信,只有客户的成功才有华为的成功;我们坚信企业内部以奋斗者为本,则有利于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企业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才能实现及时、准确、优质、低成本交付。”

“什么叫奋斗?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任何微小活动,以及在劳动的准备过程(例如上学、学徒……)中,为充实提高自己而作的努力,均叫奋斗。”

“我们要给奋斗者合理的回报,足够的关怀,良好的沟通,也要接受他们的批评,逐步建立起以奋斗者为本的文化体系,并使这个文化血脉相传。”

……

关键词之六:文章

“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企业文化存在于员工的价值理念中,但借助于文字,是可以记录和表述的。华为公司在企业发展的沿革中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传统——文章。华为人将他们的困惑、学习、思考、理念以及每一步重要的足迹都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了,这为想认识、研究华为的人提供了便利,很多的疑问,都可以在文章中找到答案。

这里只举一个例子。我们在华为,与华为人一起读了几篇文章,其中一篇叫《我的父亲母亲》,作者是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文章背景是任总随胡锦涛总书记访问伊朗、叙利亚、约旦、塞浦路斯和乌干达5国,2001年1月8日,任在伊朗,想给母亲打电话,但怕母亲知道自己在条件不好的伊朗担心自己而放弃了这个念头,而就在同时,他母亲于昆明街上买菜,被车撞伤,抢救无效而辞世。

命运是如此地捉弄人,留下遗憾让生者痛彻心扉,于是有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虽然我们只是读了其中的片断,但却深深地被作者的真挚情感所打动,如果不是矜持,我一定会泪流满面,后来我知道,很多人是流着眼泪读完这篇文章的。文章没有虚华的辞藻,只是用平淡的话语在追述自己的父亲、母亲的生平和自己青少年在家与父母相依为命的日子,但却让我们从中悟出了华为公司的坚毅、仁怀、宽容、善良等等品质的源头,讲述者也正是用这样的方式向我们传达了他们企业文化中与众不同的地方。

当然,华为的文章还有许多许多,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串清单,但就我们在华为读到的几个片断,就已经把我们深深地震撼了。

参观考察结束了,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看到的都是华为向我们展示的美好的一面,但是,只要一个企业优点比缺陷多、成功比失败多,就不失为一个优秀企业,无疑,华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然而我们能学成华为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千差万别的,怎么可能出现一样的企业呢?没有华为公司学习、奋斗、自省、开放、包容与内敛的精神与品德,华为永远是别人的神话,这一点值得每一个企业家思考。

附录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及注脚,代后记:

成就客户: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

艰苦奋斗:我们没有任何稀缺的资源可以依赖,唯有艰苦奋斗才能赢得客户的尊重与信赖。

自我批判:自我批判的目的是为了不断进步、不断改进。

开放进取: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

至诚守信:我们只有内心坦荡诚恳,才能言出必行,信守承诺。

团队合作:胜利则举杯相庆,失败则拼死相救。

注:

2011年1月3日草稿,转录自本人博客,以作备份。

相关文章

  • 感受华为

    上世纪90年代中叶开始知道了华为公司,随之其名气是越来越大,《华为基本法》、《华为的冬天》、《北国之春》等经典文章...

  • 感受华为

    手机出了点小问题,于是今天抽时间去了趟汉阳华为售后点维修,感觉好久没来这里,都生疏了。 售后点的人并...

  • 走近华为

    近期,由于工作原因,公司组织到深圳华为总部进行云计算培训,借此机会走近华为园区,与华为人交流,感受华为,现将在华为...

  • 华为心得 打磨细致自身,踏实向前奔跑

    今天张老师详细的给我们讲了华为学堂价值,让我们真切感受华为学堂的魅力! 从而了解到华为学堂的价值是为了链接产品与消...

  • 华为欧洲小镇周日一天游,感受欧洲名镇的异国风情(华为欧洲小镇旅游

    华为欧洲小镇周日一天游,感受欧洲名镇的异国风情(华为欧洲小镇旅游散记:风景篇) 文/城北听雪 这段时间华为在东莞的...

  • ‌【律】勤谨修身190510

    读《华为基本法》,早读20条款,感受很多。一提起华为公司都是认为其优秀,但是作为个人对华为又多少了解,其实想学习一...

  • 华为参观学习感受 - 草稿

    感谢陈总组织的华为半天学习机会,华为“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为本”的理念,给我很深的触动,值得每一家企业学习。 ...

  • 感受3200万立体美颜 华为nova 4e评测:潮酷自拍靓机

    感受3200万立体美颜 华为nova 4e评测:潮酷自拍靓机 一、前言:更高颜值、更强自拍 华为nova 4e发布...

  • 只做半个半个华为

    昨天探访华为总部让我们一同学习和感受一家伟大的公司。 华为创立于1987年,是全球领先的ICT(信...

  • 华为超薄移动电源使用感受

    缘起 这个电源是购买华为荣耀6plus的时候随便购买的,形成套餐,不然抢不到,正好本身需要一个移动电源,看这个张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感受华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rxb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