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i黑马 田牧
2015年7月把迅雷看看卖给响巢科技后,时任迅雷看看CEO的郝志中选择休息一段时间。他用3个月的时间写了一本书——《用户力》,把他16年的互联网从业经验通过书和500页PPT的形式分享给创业者。
郝志中是个愿意主动分享的人。除了写书,郝志中还在研习社和馒头商学院等创业社区里给创业者做演讲。
而“大咖说”作为郝志中二次创业的项目也在这3个月的著书演讲中萌生了出来。
连接创业者和互联网大咖
打开“大咖说”的APP,去哪儿网COO张强、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王肇辉、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等一众互联网大佬的分享信息以FEED流的形式出现在手机屏幕上。用户选择想要约见的大咖提交申请,预约通过后,以每小时1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价格与大咖线下见面,咨询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郝志中想要搭建的是一个能够把创业者和业内大咖连接到一起的知识共享平台。
郝志中在自己的分享经历中发现了如今庞大互联网创业人群对业内成功创业者所具有的知识和经验的需求。
为了验证这种需求是否成立,他先拿自己在朋友圈做了一个实验。一位天津的女创业者看到郝志中发的提供创业咨询的文章后,提前一个星期做了头发,穿得很正式的来到北京,付费向他咨询。
做了几次尝试后,郝志中认为这种创业者向大咖付费咨询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他叫来自己以前的同事朋友,5个合伙人在2015年10月上线了大咖说的第一版应用。
在大众创业的背景下,需求端的创业者是充足的。真正需要搞定的是供给端,怎么让如郝志中一样在互联网行业有长时间积淀、做出一定成绩的知名大咖愿意来平台为创业者提供咨询,是郝志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郝志中一直推崇滴滴出行的共享经济模式。他现在很少再开自己的车,而是每天打专车。“专车司机我看了好多,一大半都是业余的,今天拉几单,明天拉几单,这就把社会资源重新价值变现了。”郝志中认为这些互联网大咖的价值在工作的8小时之外还没有得到释放,他想让这些资源通过大咖说的模式进行重估和释放。
这时郝志中积累的资源和人脉派上了用场。如李善友、韩坤、张荣耀等人都是他凭私人关系邀请到大咖说的平台上来。目前已经有数百位互联网大咖入驻大咖说平台,郝志中对他们采取的都是邀请制,并且设定了“35周岁以上,十年行业从业经验,公司VP级高管”三项硬性标准来保证这些每小时平均收费2000元的人是真正的互联网大咖。
业余的专车司机一周接的单量可能比不过全职司机一天的量,有自己事业的大咖们能拿出来的时间也不多。目前大咖说对他们的要求是每周一小时的见面时间,每月一个全程指导的名额。
如此一来,供需两端是供小于求的。提出约见的人首先会被大咖说进行筛选,通常是创业公司CEO、合伙人才能通过初筛,之后由大咖决定是否见面。
C2C到C2B之变
郝志中并不是第一个想到把创业者和业内大佬连接到一起的人。
随着Uber、Airbnb等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共享经济模式的浪潮,房子、车都被分享之后,知识分享也进入了被共享经济颠覆的下一个名单。在大咖说创立之前,从科普网站果壳网孵化出来的项目“在行”就率先举起了知识共享模式的大旗,之后一众创业团队开始模仿在行的模式进入知识共享模式的创业军团中。
在行把提供知识分享的人称为行家,这些行家并不只限于互联网业内大佬,营养师、健身教练、手工艺人、英语老师都可以成为行家提供某一方面的知识经验分享。在行的用户也需要向行家提交见面申请,行家同意后双方线下见面,按小时付费。
从模式和提供的服务来看,大咖说也是模仿在行的一员,但郝志中告诉记者,大咖说和在行只是表面上看起来一样,但两者是“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在行的知识共享模式用互联网圈的话来说就是C2C模式,个人对个人的知识需求。郝志中一开始也把大咖说归为C2C模式,但运行了一段时间后,他明确了大咖说要走的是C2B的路子。
大咖说相比于在行,目前所提供的咨询范围集中在创业公司发展过程所遇到的问题上,没有涉及在行上诸多类似个人职业规划、学英语、学健身等个人需求上。通过大咖说咨询的用户基本都是公司的创始人、总经理等职业角色。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商业问题,也就是B端的企业服务,而非C端的个人服务。
这种B端、C端的差异体现在服务价格上就是,大咖说每小时咨询的均价在2000元左右,最低1000元,最高5000元。而在行的每小时咨询费用少有超过1000元的,大多在500左右的服务费用。同时大咖说的用户可以签订纸质协议,并在付费咨询之后拿到发票便于公司报销。
在这之间,大咖说抽取每单服务费用的10%作为佣金。郝志中把这作为大咖说的一个基本盈利模式,“每月200单就能达到盈利。”
目前,大咖说团队人员将近20人,为了扩张规模正在寻求A轮融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