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闲来无事,想看点书充实充实自己的大脑,兴致勃勃的从图书馆借了一大推书,规定一定要把它们全看完,第一天,看了一部分,中间间歇穿插着上课,吃饭,去操场锻炼……等回来再看,还没过多长时间,睡觉时间就到了,行吧,今天就到这里吧。
第二天,第三天……越往后就发现自己看的越慢,越来越懈怠,渐渐的,连书也懒的翻开了,等到图书的借书期限到了,再背着满满一包书还回去。
浪费时间不说,连看书的热情都被削减了大半,等到下次再看到一本书,直觉自己看不完,看见别人一年看完三百多本书,相比之下相形见绌,自觉自己不如别人,打击自信心。
这也不是个事,书总是要看的。于是从网上搜索相关的快速阅读的方法。无意中看到了一本名叫《高效阅读法》的书,就买了看。
书不是很厚,大概花了一个多小时就看完了,书中介绍的一些方法,以及描述的问题,和自己的问题比较了一下,也的确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印象最深的是:只挑最重要,对自己最有用的去读。
这点我觉得很有用,我读书的时候,总是从第一页开始读,管它是序言还是目录,往往读到后来就没精力再去读了。
读一本书的时候,我的精力和一段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时间长了,头晕眼花,再加上整段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总会被一些事打断读书的进度。
为此,在一段有限的时间里,飞快的略过那些不重要的内容,挑出最重要的,这样就能很快的掌握对自己最有用的内容了。
书不用一页一页的全部读完。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总是一本书逐字逐句的看完,结果往往不遂人愿。
二八法则,按我的理解,就是一本书中的百分之二十的内容是最重要的。
他举了一个例子,当人们在书店里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十分有趣,结果等到买回家再看,可能就会觉得没有那么好看了,作者认为,这是因为,可能他在书店里就把整本书最重要的百分之二十的内容给读完了。
但是这种方法又不是所有的都试用,像那些学习上用的辅导书,就不能这样看,因为辅导书中的内容,是我们考试要考的。
用来读一些科普书的话,我觉得比较适用,通过跳着看,选取对自己最有用的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