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有这么一类家庭,夫妻之间总是不能达成共识,互相之间要么指责对方,要么从来不认可对方。这类家庭关系大约可以称之为“三观不合”。
三观不合,并非是无解的,假如两个人总是达不成共识,有一个方法能够解决夫妻关系,那就是——保持边界。既然两个人都理解不了对方,那么就尊重对方的想法,放弃对彼此的改造,尊重每一个个体。当然,能否保持边界,要看每个人的成长是否足够充分。
可是比起三观不合,还有一种关系模式更隐蔽,也更损耗人,那就是夫妻间“乐观”与“悲观”的对弈,也就是其中一个人乐观,另一个人悲观。
乐观与悲观都是人的心态,是看问题的时候,是积极的态度,还是消极的态度,这关乎到解决问题时是朝好的方向发展,还是坏的方向发展。悲观的人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会制造焦虑。
小白一直是个乐观的人,也许是从小受家庭环境影响,父母从小对她的呵护有加,她很少受到心理上的压迫,所以对待生活总是积极向上。可是小白的老公不同,虽然他们没有很大的生活压力,可是她老公总是会制造焦虑,这让积极乐观的小白常常很苦恼。
小白发现,他们的生活本来起伏不大,可是老公总是会扫兴,比如孩子方面,小白并没有发现孩子有什么不妥,可是老公总是看不惯孩子的行为,不是指责孩子,就是给孩子制造焦虑,最后搞得亲子关系冲突不断。
除了孩子问题,小白和老公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比如面对同一个问题,小白看到的都是积极的一面,甚至都看不出有什么问题,可是老公不但看到很多问题,还会预判很多糟糕的结果,然后自顾自地发泄情绪。每当这个时候,小白都会保持理智,尽量不受老公的影响。
可是一个总是制造问题的人,不但让自己痛苦,还会影响到家庭氛围,所有的家庭成员都会处于焦虑中。
小白后来观察老公的家庭,发现了他的家庭关系模式,才理解了老公的“悲观心态”从何而来。
小白的老公从小生长在高压制的家庭,父母对他总是挑剔,指责,否定,忽视。即使已经成年,父母的态度还是表现出对老公的不满。一个从小被打压的孩子,他的世界里一定是灰暗的,自然就不会对生活充满乐观。所以一个人的心态是乐观还是悲观,是人格底色决定的,是家庭这个“出厂设置”培育的结果。
了解了老公的成长经历之后,小白反而很同情他,回想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大部分时光都是欢乐多过于悲伤,即使遇到挫折,父母也会默默地支持。因为父母始终在托底,小白对生活总是充满乐观的心态。
假如小白没有觉察到老公的问题,就会被他拖入深渊。老公的悲观心态,首先是对事物的认知不足,其次是成长不足,两者相辅相成。因为老公认知不足,也一直保持旧有的对事物的看法,一件小事都会被无限放大,直至破环家庭关系。
小白没有放弃老公,而是选择积极沟通,探讨各自的想法,成年人的改变,往往在彼此理解之上就很容易发生。假如不改变,孩子就是第一个被影响的对象。
小白经常提醒老公:我其实是担心你跟孩子的关系,你们的关系要靠你去维护的。每次提醒,老公都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也会发生改变。
乐观的心态看似是一种选择,实则是一种能力。悲观心态,其实就是一种认知不足,悲观的人似乎看不到事物的多样性,面对问题,他们会先缴械投降,习惯性地放弃其他的可能性,让事情变得越来越糟。
乐观的心态,会主动迎接挑战,掌控人生的主动权,无论遇到多大困难,他们似乎已经在心理列出失败清单,看到最坏的结果。即使最后失败了,他们也不放弃希望,用乐观的心态去接受失败,始终有一种向前奔赴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