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错误的目标,熟悉的陷阱

错误的目标,熟悉的陷阱

作者: Galaxy1227 | 来源:发表于2017-03-21 10:11 被阅读0次

这个主题分三篇:首先,识别陷阱,时刻警醒;然后,探索更优路径,为后面的突破打基础;最后,从不同的层面持续实践,开创新道路。此为第一篇,待续……

错误的目标通向熟悉的陷阱

这句话似乎有点悖论的味道,对了,就是不断重蹈覆辙的感觉!当然,没人会故意去犯相同的错误,只因为陷阱太隐蔽,以至于我们根本没有识别出来,所以才没有防备,深受其害而不觉。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主题是:陪学!为什么不是学习呢?因为在今天的中国,尤其是城市,陪学基本成了标配,不是家长、就是家教、托管之类的。像我们当年完全自主学习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不是要批判陪学,而是从正向的角度,主要针对家长陪学队伍,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思路。

陷阱在哪儿?

还是从目标出发,我们陪学的目的是什么?监督以培养好习惯、答疑解惑、检查……,终极目标无非是冲着应试、冲着成绩去的。如此明确单一的目标直接导致了学习的收获不可能多元化,学的知识是死的,除了应试好像别无他用,这样的认知必然导致学业结束之后,多年来拼命塞进脑子的知识又还给了青春岁月,它们并没有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我们从未真正拥有它们。因此,人们普遍得出,知识无用论,充其量就只是个跳板!

我们努力为之奋斗了那么多年的知识,为什么竟然对我们毫不眷恋呢?这其实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大脑遵循“用进废退”的规律,当我们不再动用那些知识的时候,它们就会被大脑视作垃圾,慢慢清除掉了。关于大脑的这个机能我自己就深有体会,给大脑放假副作用太大了。一次是高考完了之后,感觉真是放松啊,彻底给大脑放假了,结果开学以后,明显感觉到大量数据丢失啊,大脑出现大片空白区域。还有一次是休了5个半月的产假,上班之后,感觉真是白痴一样的,大脑又被严重清空了。

果真一无是处的知识,清空也就清空了。但是事实,我们之所以会觉得知识无用,本质上是由于我们思维局限与懒惰。就像你有一个工具库,但是你却不知道这些工具如何使用,到底能派上什么用场,你懒得思考也不愿花时间考虑如何物尽其用,那么这些工具之于你就如同垃圾一样,清之而后快。

最近在看《穷查理宝典》,作者查理·芒格本人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跨领域学习的典范,这本书里多处反复出现关于跨学科、跨领域学习所带来的惊喜的阐述,芒格认为“各学科间的相互割据和相互孤立是致命的”。跨学科、彻底无视学科界限,本质上是为了打造“多元思维模型”,然后,面对任何问题都会有更丰富的可能性。

关于“多元思维模型的重要性”芒格是这么说的:你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经常使用它们——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大多数人都只养成一个学科——比如说经济学——的思维模型,试图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你知道谚语是怎么说的:“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这是一种处理问题的笨方法。

我们用一个例子来真实地感知一下奇妙的知识跨界应用。就拿简单的抛硬币赌博游戏来说吧,想象一下,第一次抛的是时候,你赌正面朝上,结果却是反面;然后你加大赌注,因为下一次出现正面的机会似乎更大了,对吗?如果连续5次都是反面朝上,这种情况下,好像第6次更应该出现反面了吧?

事实上,如果我们习惯多元思维的话,调用一下我们曾经学过的概率论知识,就会明白,按照概率原则,硬币不可能因为上次是反面这次就更可能出现正面,每一次抛硬币事件都是独立的,互不影响的,每一次出现正面的机会都是50%。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发现这个数学现实太令人难以接受了。结果就是,我们会难以自拔地一次又一次陷入恒定为50%的失败率中,而感觉上却好像越来越有胜算。如果没有融会贯通的多元思维习惯,我们要如何才能意识到自己被困在死胡同里了呢?

按照我们的固有思维,概率属于数学,除了完成作业、应付考试,我们会去主动思考它跟我们的现实生活如何产生什么联系吗?按理来说,金子在哪儿都应该光芒四射,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识别能力,转身无视,那块金子也就与石头无异了。

既然我们有幸识别潜在的陷阱,那么有什么理由不提醒我们的孩子绕过去呢?日常慢慢积累素材,无论书籍、还是时事文章,我自己首先会想如何应用到日常的亲子教育中去。各个领域的人视角各不同,储备越多,可能的链接越多,惊喜就越多。比如,读到《The 2 Mental Shifts Highly Successful People Make》——超级成功人士的两次心理转变那篇文章,我就联想到孩子们普遍脆弱的抗挫折意识,然后就有了那篇《如何平衡孩子的竞争与挫折意识》(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以查看)。本篇的灵感则是来自芒格关于多元思维模型的再度启发。不然,我们眼中除了钉子、锤子之外,别无他物,生活岂不太过枯燥、艰难。

那么,落实到孩子的学习中,我们从一开始就应该引导孩子,模糊学科界限,压根就不要将学习和生活分离开来。不要等到工作若干年之后,才恍然大悟,那时,想要追回往昔的知识储备,成本可就太大了。我们现在最大的价值就是“前车之鉴”……

相关文章

  • 错误的目标,熟悉的陷阱

    这个主题分三篇:首先,识别陷阱,时刻警醒;然后,探索更优路径,为后面的突破打基础;最后,从不同的层面持续实践,开创...

  • 打破固有思维

    当一个人思考的时候,大脑通常采用最为熟悉的模式,所以很容易掉入“自设的陷阱”之中。生活中有三种常见的思维陷阱:错误...

  • 《系统之美》之三

    我们要说的第三个系统陷阱,是目标错位陷阱。 和目标侵蚀陷阱一样,目标错位也是系统的目标出现问题。它指的是,由于设定...

  • 赖世雄基础音标笔记

    学习目标:熟悉音标 , 单字母匹配读音 。, 少就是多,慢就是快 错误目标:熟读熟背,为了速度不看...

  • 观念09a:掉线陷阱1~自省文

    我分析和反省自己,在掉线的时候常犯的错误和掉入的陷阱有哪些? 因为自己时常会掉线,而常犯的错误和掉入的陷阱对我人生...

  • 【原创】新父母7

    青春期父母常犯的四种错误 第一,舒适陷阱 第二,认可陷阱 第三,控制陷阱 第四,成就陷阱 11~12岁, 第一节阶...

  •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14_20180802

    「思维陷阱」 I:常见的思维陷阱会导致逻辑错误,而逻辑错误最重要的原因是概念不清和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1.要更清晰...

  • 外汇交易之常见的外汇交易错误和陷阱(九)

    常见的外汇交易错误和陷阱 在外汇交易生涯中,有一些常见的错误和“陷阱”给几乎所有的交易者在某个时候带来麻烦。那么,...

  • 格言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不熟悉的地方有陷阱!熟悉的人,看着都是缺点,不熟悉的人看着都是优点!

  • 第十二章 使用日志监控 - 日志监视器错误和陷阱

    第十二章 使用日志监控 - 日志监视器错误和陷阱 日志监视器错误和陷阱 由于段冲突(访问冲突)导致进程停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错误的目标,熟悉的陷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bw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