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驹妈
图片来自网络
昨天学习了林红老师关于学习障碍的课,受益颇多。最后一堂课临近结束,林老师提出教育者(助人者)是有自身的局限性的,我们若认识和接受自身的局限性,才一步步实现自我成长。
听她说完,我想起了前几天幡然认识到的自己的局限性之一。说来有趣,我自己的这个局限,竟是被素未谋面万里之外的一位作者识破的。
这位作者就是《游戏力》系列书籍的作者——劳伦斯·科恩博士。《游戏力II》的副标题是:轻推,帮孩子战胜童年焦虑。年初我计划读完两本游戏力,第一本很早就读完了,我也推荐给了很多朋友,书中介绍了游戏力的基本理念,和怎样跟孩子通过游戏建立联结的方法。于是我拿起第二本的时候并没有多想,甚至没有仔细看看副标题。读时很投入,慢慢知道是一本关于如何帮助孩子缓解焦虑的书。但驹驹是一个很少焦虑的孩子,我认为跟我的现状关系不大,应该在日后的工作中才能用到。直到我读到一段话,才开始真正重视这本书的阅读。
“如果你正捧着这本书津津有味地阅读,那么我猜,也许你自己就是一个容易紧张的人。所以,在修炼成镇定的第二只小鸡之前,你可能需要先处理一下自己的焦虑。”
初读不以为然,觉得我怎么会是焦虑体质?我只是爱读书而已😂。比如我很少会说“我好紧张”,无论面临什么挑战。我可能会心跳加速,手心出汗,胃部轻微痉挛,甚至头疼,但我也总能快速找到舒缓紧张的方法,比如腹式呼吸,冥想,交谈。但仔细一想,我常常在并没有危险,或危险可能性很低的时候,头脑中“警报长鸣”,担心压抑不已,长久无法释怀。我曾以为,我不过是更小心谨慎一些,不过是敏感一些,甚至大家都应该是这样,这样起码保证自己更安全。但最近读的书,听的课,学到的种种跟“焦虑”有关的知识都告诉我,哦,原来我确实是个容易焦虑的人。
但是,天生容易焦虑,或说天性敏感,并不是坏事。人本来就是多种多样的,以进化论角度来看,有人生性谨慎,那他可能更适合负责警戒,检查之类的工作,有人生性大胆,他更喜欢向外探索,开拓创新,就像远古时期有人负责狩猎,也要有人负责守卫。“焦虑”也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之分,感到紧张、焦虑,是正常的情绪表现,只不过有的人能很快缓解,有的人则深陷其中。
什么是“镇静的第二只小鸡”呢?游戏力作者劳伦斯·科恩做过一个有趣的动物实验,源于动物的僵固行为(装死)。把刚出生几天的小鸡捧起来,死死盯着它的眼睛,就像老鹰盯上猎物的样子,把小鸡放下时,小鸡吓得僵在地上,开始装死,大约1分钟后,它蹦起来,又开始四处走动,这是从害怕到复苏的一次循环。
第二步实验中,同时吓唬两只小鸡,结果他们一起装死,大约持续了5分钟左右,也就是说,两只小鸡一起装死,比单独一只时间长很多。第三步,吓唬一只小鸡,让另外一只在旁边闲晃,那么被吓的这只小鸡几秒钟就蹦了起来。
作者的结论是,受惊的小鸡会根据第二只小鸡在做什么,判断环境是否安全。如果第二只小鸡在欢快的四处溜达,那么第一只小鸡就收到了安全信号,如果第二只小鸡也在装死,那么第一只小鸡虽然没看见老鹰,也会觉得环境并不安全。
而文中提到的做镇静的第二只小鸡,是指在焦虑、紧张的孩子面前,父母该扮演的角色。但如果焦虑的孩子(注意焦虑是正常情绪现象)身边,没有“第二只小鸡”提供有效的安慰,或自身缺乏运转正常的安全系统(比普通人难以“解除警报”),那么他们只能逃避,而逃避只能增加紧张,这是一个不良循环。
书中提到了很多方法,教会家长如何做镇静的“第二只小鸡”,怎样给焦虑的孩子提供帮助,同时,这些方法也适用容易紧张的家长,比如我。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也比较敏感,或自己常常身陷焦虑,这本书也很适合你。我从中选出了几个放松的小游戏,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分享给大家。
“喷火龙”:想象自己是一条喷火龙,深深吸气,是为了嗅出空气中有没有藏着小偷,用力呼气,好像喷出熊熊大火。(同样的游戏可以换成“匹萨饼香喷喷”,吸气闻香味,呼气吹凉匹萨饼。)
“蝴蝶拥抱法”:源自眼动脱敏疗法创始人弗朗西·沙碧萝,双臂交叉左右手交替拍打自己的肩膀,或轻轻揉揉肩膀,沙碧萝发现,左右交替的运动能够同时激活左右两边的脑区,缓解焦虑,另外皮肤的抚摸对建立安全感至关重要。
“传递太阳能”:上腹部正中,因其神经纤维的发散形状像太阳光而得名“太阳神经丛”。将一只手放在那里,想象手正在向太阳神经丛传递温暖,太阳神经丛的温暖会向身体发出放松的信号。这个技巧可以让你充分体会到“意识驾驭身体”的强大力量。
当孩子或你自己感到焦虑、紧张,可以一起做做这几个小游戏,心理是可以对生理产生极大影响的,你可知消化系统尤其是胃部,也是我们的情绪器官?这是之所以有人一紧张就拉肚子,和胃疼的原因。而林老师在课上提到的例子更是震撼了我,由于心理支持系统发展不完善,近一半的心脏搭桥手术其实是不必要的,因为长期的情绪问题(心理问题)会影响心脏的血流和血管壁厚度,而获得心理疏导后这些生理反应就会自然消失。
当然,孩子的成长是遵循他独有的发展过程的,不一定现在不爱说话的孩子就是易焦虑的孩子,千万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哪怕你认为孩子比较敏感,也不需要在他面前说出来。面对孩子的情绪,包括自己的情绪,科恩博士指出,我们的任务不是说教与批评,而是传递爱与安全感。
“孩子都会有激烈的情绪、问题行为以及未被满足的需求,这时他们们需要的是成人温柔的引导,而不是指手画脚的评价,更不是指责批评,他们需要成人允许他们释放情绪,而不是告诉他们‘不许哭’、‘有什么好生气的’或者‘有话好好说’。”
了解孩子,了解我们自己,更好的与孩子建立联结,是父母获得成长的关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