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述而》第七篇第十四章——三月不知肉味

《论语·述而》第七篇第十四章——三月不知肉味

作者: 旭日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3-11-21 15:04 被阅读0次

【原文】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注释】

韶,韶乐,史称舜乐,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宫廷音乐,起源于5000多年前,为上古舜帝之乐,是一种集诗、乐、舞为一体的综合古典艺术。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这种乐曲后,很长时间内即使吃肉也感觉不到肉的滋味,他感叹道:“没想到音乐欣赏竟然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感悟】

要理解这一章的意思,我们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韶乐。

《竹书纪年》载:“有虞氏舜作《大韶》之乐”。

根据《汉书.礼乐志》的记载,舜帝之后韶乐是在陈(陈国),到了春秋时期陈的公子陈完就逃到了齐国,所以把韶乐也带到了齐。韶乐是歌颂舜的德政的音乐,舜的天下平和,是由尧禅让。舜传位于禹也是如此,所以其乐和平。因此孔子赞叹舜之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武王由于伐纣而得天下,其乐带有杀伐之声,所以孔子说,武王之乐是尽美矣,未尽善也。

本章的内容,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孔子入齐,在高昭子家中观赏齐《韶》后,由衷赞叹曰:“不图为乐至于斯!”“学之,三月不知肉味。”(《史记·孔子世家·述而》)留下了一世佳话。

有了这样的知识背景,我们再来理解这种的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感悟。

一、音乐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熏陶人情操的力量。对于普通人而言,它就是娱乐,然后在娱乐中受到一定的感悟和教育。但是对于圣人而言,像孔子这样。阅历丰富,为国为民的人来说,那种感悟是更加地深刻。

二、孔子专心致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一般人专注于一件事情,达到一定的高度就不再前进了,也就失去了一定的兴趣。但是孔子,钻研韶乐三个月,达到的高度,令专业乐师都非常佩服,而且兴趣浓厚,这里用了一个对比,就是他在韶乐中体会到了无比的快乐,连美味佳肴(肉)都不想了,这是何等的专注啊!

相关文章

  • 《论语》日日谈 89期

    《论语》日日谈 第89期 本章为《论语》:述而篇第七篇十四章 【原文】 子在齐闻《韶》①,三月不知肉味②...

  • 《论语》日日谈 第88期

    《论语》日日谈 第88期 本章为《论语》:述而篇 【原文】 第七篇第十二章 子曰:“富而可求也①,虽执鞭之士②,吾...

  • 《论语》日日谈 第99期

    《论语》日日谈 第99期 本章为《论语》:述而篇第七篇三十四章 【原文】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①...

  • 《论语》日日谈 第91期

    《论语》日日谈 第91期 本章为《论语》:述而篇第七篇第十八章 【原文】 子所雅言①,《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 《论语》日日谈 第84期

    《论语》日日谈 第84期 本章为《论语》:述而篇第七篇第四章 【原文】 子之燕居①,申申如也②,夭夭如也③。 【注...

  • 《论语》日日谈 第95期

    《论语》日日谈 第95期 本章为《论语》:述而篇第七篇二十四章 【原文】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

  • 阳货第十七-1

    阳货第十七 以《论语》全书二十篇而言,最后的几篇等于作结论了。尤其这里第十七篇,是上论第七篇《述而》的引申,所讲大...

  • 《论语》日日谈 第102期

    《论语》日日谈 第102期 本章为《论语》:述而篇第七篇三十八章 【原文】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翻译】...

  • 《论语》日日谈 第96 期

    《论语》日日谈 第96期 本章为《论语》:述而篇第七篇二十六章 【原文】 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

  • 细品“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述而篇第十四章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白话解释】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孔子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述而》第七篇第十四章——三月不知肉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gb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