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LDA主题模型和推荐系统1

LDA主题模型和推荐系统1

作者: Arya鑫 | 来源:发表于2017-08-02 16:31 被阅读319次

1. 推荐系统的意义

互联网大爆炸时期的信息过载的解决方案:

对用户而言:找到好玩的东西,帮助决策,发现新鲜事物。

对商家而言: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信任度和粘性,增加营收。

2. 推荐系统的构成

前台的展示页面,后台的日志系统,推荐算法等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3 推荐系统的评估

3.1 准确度

RMSE(均方根误差),MAE(平均绝对误差)

Top N推荐

主要为:准确率precison,召回率recall指标

准确率说的是推荐的10条信息中用户真正感兴趣的条数

召回率说的是用户真正感兴趣的与你推荐条数占比。

下图中R(U)为推荐,T(U)为用户选择的:

关于更多可以参考:深度探讨机器学习中的ROC和PR曲线

3.2 覆盖率

推荐出来的物品占总物品集合的比例;

3.3 多样性

推荐列表中物品两两之间的差异性;

3.4 新颖性,惊喜度,实时性,商业目标等

4. 推荐算法

4.1 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

优点:基于用户喜欢的物品的属性/内容进行推荐

           需要分析内容,无需考虑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联

缺点:要求内容容易抽取成有意义的特征,特征内容具有良好的结构性;

           不能很好的处理一词多义和一义多词带来的语义问题;

步骤:对于要推荐的物品建立一份特征

          对于用户喜欢的物品建立一份特征

          计算相似度

          比如说在文档中常用的余弦相似度:

4.2 协同过滤

4.2.1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UserCF)

算法步骤:

找到和目标用户兴趣相似的用户集合,计算用户的相似度

找到“近邻”,对近邻在新物品的评价(打分)加权推荐

下图一个非常直观的例子:

兔子和米老鼠最相似,则给米老鼠推荐兔子喜欢的物品:

5.2.2 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ItemCF)

算法步骤:

对于有相同用户交互的物品,计算物品相似度

找到物品“近邻”,进行推荐

相似性的度量:

协同过滤的对比:

其中ItemCF一定情况下可以缓解冷启动的现象,而且其更加稳定,而且其更有说服了。

协同过滤优点

基于用户行为,因此对推荐内容无需先验知识

只需要用户和商品关联矩阵即可,结构简单

在用户行为丰富的情况下,效果好

协同过滤缺点

需要大量的显性/隐性用户行为

需要通过完全相同的商品关联,相似的不行

假定用户的兴趣完全取决于之前的行为,而和当前上下文环境无关

在数据稀疏的情况下受影响。可以考虑二度关联。

冷启动问题

对于新用户

所有推荐系统对于新用户都有这个问题

推荐非常热门的商品

收集一些信息 在用户注册的时候收集一些信息

在用户注册完之后,用一些互动游戏等确定喜欢与不喜欢

对于新商品

根据本身的属性,求与原来商品的相似度。

Item-based协同过滤可以推荐出去。

4.3 基于矩阵分解的推荐算法

原理:根据已有的评分矩阵(非常稀疏),分解为低维的用户特征矩阵(评分者对各个因子的喜好程度)以及商品特征矩阵(商品包含各个因子的程度),最后再反过来分析数据(用户特征矩阵与商品特征矩阵相乘得到新的评分矩阵)得出预测结果;

SVD

SVD的时间复杂度为O(m^3),M经常是稀疏且有空缺值的,简单的做法是将空缺值补上随机值,那么就可以svd分解了,但是推荐效果一般,因此一般将该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同时原始矩阵中0很多,不宜用0填补。

4.3 混合推荐

(1)加权的混合: 用线性公式将几种不同的推荐按照一定权重组合起来,具体权重的值需要在测试数据集上反复实验,从而达到最好的推荐效果;

(2)切换的混合:对于不同的情况(数据量,系统运行状况,用户和物品的数目等),推荐策略可能有很大的不同,那么切换的混合方式,就是允许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最为合适的推荐机制计算推荐;

(3)分区的混合:采用多种推荐机制,并将不同的推荐结果分不同的区显示给用户;其实,Amazon,当当网等很多电子商务网站都是采用这样的方式,用户可以得到很全面的推荐,也更容易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4)分层的混合:采用多种推荐机制,并将一个推荐机制的结果作为另一个的输入,从而综合各个推荐机制的优缺点,得到更加准确的推荐;


来源:http://blog.csdn.net/taoyanqi8932/article/details/62052684


用例

除了推断出这些主题,LDA还可以推断每篇文章在主题上的分布。例如,X文章大概有60%在讨论“空间探索”,30%关于“电脑”,10%关于其他主题。

这些主题分布可以有多种用途:

聚类: 主题是聚类中心,文章和多个类簇(主题)关联。聚类对整理和总结文章集合很有帮助。

参看Blei教授和Lafferty教授对于Science杂志的文章生成的总结。点击一个主题,看到该主题下一系列文章。

特征生成:LDA可以生成特征供其他机器学习算法使用。如前所述,LDA为每一篇文章推断一个主题分布;K个主题即是K个数值特征。这些特征可以被用在像逻辑回归或者决策树这样的算法中用于预测任务。

降维:每篇文章在主题上的分布提供了一个文章的简洁总结。在这个降维了的特征空间中进行文章比较,比在原始的词汇的特征空间中更有意义。


来源:http://blog.csdn.net/w5310335/article/details/49050255


相关文章

  • LDA主题模型和推荐系统1

    1. 推荐系统的意义 互联网大爆炸时期的信息过载的解决方案: 对用户而言:找到好玩的东西,帮助决策,发现新鲜事物。...

  • LDA主题模型和推荐系统3

    LDA 主题模型涉及到贝叶斯理论、Dirichlet 分布、多项分布、图模型、变分推断、EM 算法、Gibbs 抽...

  • 10 主题模型 - 代码案例一 - LDA主题模型初识

    08 主题模型 - LDA09 主题模型 - LDA参数学习-Gibbs采样 安装 lda 库使用第三方的lda库...

  • 词典构造方法之LDA主题模型

    词典构造方法之LDA主题模型 主题模型LDA原理理解 LDA是一种非监督学习技术,可以用来识别大规模文档集(doc...

  • 个性化推荐典型任务与传统算法

    典型任务和算法(模型) 1.相似匹配(基于内容) 1.1 标签匹配 1.2 LDA主题模型 2.评分预测 2.1....

  • LDA主题模型

    LDA数学八卦学习笔记 数学知识 Gamma函数 Gamma函数的性质其可以看作阶乘在实数集上的扩展 Gamma分...

  • LDA主题模型

    JGibbLDA是Java版本的LDA算法,可以通过命令行的方式使用,也可以通过通过调用LDACmdOption中...

  • LDA主题模型

    待整理 假设文档是由n个词组成的,且不考虑词之间的关系,假设我们的词典有V个词语,v1,v2,...vv,那么最简...

  • LDA主题模型

    一、几个基础概念 1、贝叶斯理论:先验分布+数据(似然)=后验分布2、二项分布、Beta分布与共轭分布先验分布和后...

  • 主题模型LDA

    作用:对文档抽取主题概率分布思想:人类生成文章的过程如下:比如假设事先给定了这几个主题:Arts、Budgets、...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LDA主题模型和推荐系统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hy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