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与慢

01
何为快?快,从心,指感觉,从夬,夬亦声,指豁口,二者结合,表示感觉冲破阻碍,本意是心情爽畅,释义指速度大,与慢相对。
如今,汽车、高铁、飞机,交通快速便捷;语音、视频、微信,零距离;邮件、资讯、网购,世界触手可及。
我们就生活在这快节奏的时代里,快速催促我们什么都讲究速度:出名要趁早、工作要进度、学习要成效、生活要品质、赡养要及时、育儿要效果、就连吃饭、坐车、睡觉都要迅速。
快,让我们果敢决策、闪电行动、提升效率;快,亦让我们倍感压力、新增焦虑、迷失方向。

02
欲速则不达。想快却快不起来时,很容易一蹶不振。此时,不妨适当放慢脚步,静下心来,辨认方向、找准方法、调匀呼吸、再次启程。有时候并不是我们的努力没有效果,只是效果没有来得那么快而已。所谓量变引起质变,前提是有量的足够积累。
目前,我正在恶补欠下的知识旧账。越是拓宽知识面,越是觉得储备匮乏。感觉自己白活了那么多年,荒废了太多大好时光。尽管每日安排满满当当,然而收效甚微,信心备受打击,以至于前进的动力时有不足,向好的初衷时有摇摆,坚持的过程颇感清苦。这种苦,是枯燥乏味的苦;是短期没有回报的苦;是看得见、摸得着、真真切切的苦。
然,努力不一定有希望,不努力就只剩绝望。我讨厌那漫无边际、吞噬灵魂的绝望,唯独沉浸学习、奋起直追。

03
美国曾有研究机构,采访了多位临终关怀医生,收集了500名故人的临终遗言,结果发现:人之将死,回忆一生时,往往最大的遗憾,不在于已完成之事做得如何,而是未完成的事一直没去尝试。
不去尝试,就永远不知道生活中的无限可能。
诚如美国作家温斯顿·葛鲁姆笔下的阿甘,从最初人们眼中的弱智白痴,到美式足球明星、越战英雄、世界级乒乓球运动员、摔跤选手、西洋棋大师、亿万富翁……阿甘成了励志的代名词,不计成本的努力,专注的执着铸就了他的非凡。

04
平凡如你我,纵然没有过目不忘的高智商、没有八面玲珑的高情商、没有触底反弹的高逆商,但这不能成为阻碍我们前行的借口。前行之路,有快、亦有慢,有平坦、亦有崎岖,要把握好自己的节奏。
正如网上流行的帖子,上贴:黄忠60岁跟刘备混,德川家康70岁打天下,姜子牙80岁为丞相,佘太君100岁挂帅,孙悟空500岁西天取经,白素贞1000多岁才下山谈恋爱,年轻人,你说你急神马急?
下帖:盖茨39岁成世界首富,陈天桥31岁成中国首富,孙中山28岁创办兴中会,孙权19岁占据江东,丁俊晖14岁拿世界冠军,邓波儿7岁拿奥斯卡,康熙6岁登基,贝多芬4岁作曲,葫芦娃刚出生就打妖怪, 你说劳资急不急!
虽有玩笑意味,却也有借鉴意义。人生就是一个大表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时机。不要着急慌乱,更不要灰心丧气,你的时机只不过未到罢了。
而现在的每一个当下,都是未来的当初。不要害怕时间来不及,不要担忧自己年龄已过串,更不要纠结是否有意义。爱因斯坦曾说过:并不是每一件计算出来的事,都有意义;也不是每一件有意义的事,都能够被算出来。
很多事情,不是等到有希望,才开始努力,而是先努力,才会看见希望。
很多时候,是我们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才使自己疲累不堪。
从现在起,怀抱希望,专注脚下,不计结果,继续前行。
慢,有时亦是一种快!

(图片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