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堂》之随时记录灵感!
最近这些天在方所阅读区碧山村,一不留神发现周围的桌子都是一对一对的人,点双份饮品然后边享用边闲谈,瓶子见底之后就马上离开,然后座位等待下一对人的光临。只有我,点一样东西一个人占一桌,对面的位子放私人物品,然后待上大半天,两个小时练习听力,之后换别的科目或者纯粹去写作。
不知道从什么开始的,自己意识到了我很多时候独来独往,更倾向于独来独往,起初觉得是不会说话或者我自身的问题,但后来发现我这人就这样,不熟的或者不在一个频道的我宁愿不交往。而且觉得一个人做事效率更高,不必去等,不必去将就。(当然回想曾经那段合群或者不得不去圆滑的日子,浪费了太多的宝贵时间,和一群人的休息日除了吃就是闲逛,钱也花了,假期也没了,但是日落后连做梦都没有)
当然,好多人很不理解现在的我,但是我觉得反而更踏实更享受,因为现阶段的状态是我要的,是曾经期待的,做的事说的话都是从心出发。貌似我做的一些事没有用,因为确实没有功利,但是这是思考的过程,每一篇文字都是曾经的经历和总结,长此以往,厚积薄发。白岩松说三十岁前多去尝试,然后发现更多的可能性,好多知名作家反而不是科班出身甚至语文并不好,但是作品可以在世界获奖。或许,真的,有一天我也可以!
元月份加申学校,我备份了健康专业,我不知道将来会不会能不能深入到这一行,但是这段经历以及后面的背景可以让我接触不一样的人,给我创作铺路或者添点料,这很值,我愿意!全球健康我有机会去到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从而增加我的视野和拓展思路,让我的作品由与众不同。作协的人有的草根出身,有的名门贵族,对于当作家来说无所谓好坏,但是其风格都不一样,受众层次也不一样!
百万出风格,所以即使有人推荐我去投稿,但我都没有心动。一方面确实目前功力不到家,里另一方面我不会为了稿酬而搞一些商业文字,因为真正好的文字是和有趣的人进行灵魂对话,我在扎根阶段,攒素材,记经历,练文笔,最后形成自己的特色!
回到开头对于孤独的理解,我并不觉得遗憾,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幸福,吵吵闹闹各种打扰并不是我擅长的。想起那几年的时光,看似风风光光,其实是平台的赋能,好多时候并不是我想也不是我的本事,甚至很多次我都发现那都快不是我自己了,我做事方式以及每天的状态都不是本我,即便是有人羡慕有人嫉妒,但我依然很多次再问自己,你要一直这样下去吗?我也再想如何突破并在自己的喜欢的道路上谋生亦谋爱!
再看看周围这几对,虽然一张桌子两个人,但是各自看自己的手机,顺便交流一下自己看到了什么好玩的,都是被动的灌输,除了成为每日流量消耗量的贡献者!还有什么意义呢?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友谊常青的是纯真的,但是并没有口蜜腹剑的寒暄,而是真性情,我们都在各自需要的时候成为及时雨。如果合群或者拉拢人仅仅是为了合伙约饭,而且总是迁就着,我的建议是称早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因为这方面所浪费的时间和消费都很不值!如果你时时刻刻为另一个人着想,但对方把你当成潜在客户,或者你对她而言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便销声匿迹,这简直太可笑了!这不是谁告诉我的道理,而是过去一段时间的经验所得,与君共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