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个世界读书日,你读书了吗?
先来做个调查
我的读书经历
说起读书,自是感觉有些羞愧。大学之前的十几年,学的一直是数理化。从小就没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而对人生真正有益的好书几乎是没读过。
高三的时候,经常有一对夫妻俩,在校外摆个小摊,卖一些“来历不名”的书。因为便宜,也舍得花五块钱买一些《读者》、《意林》的杂志。在无人权的学习压力下,同学们往往通过互相借阅那些“来历不明”的杂志,偷个懒。再后来,却成了一种“不良”的气候,我们很多时候读杂志的时间超过了刷题,班主任这时及时拯救了这批失足青年——只要跟学习无关的书统统收了。从此,我跟读书仅有的一点点联系也被抹杀了。
上了大学,时间上和机会上的允许,才开始读了一些书。下面是我最近读的部分书单:
阅读,就是学会包容
书中,有一个更大的世界,他能够帮你叩开一道门。说白了,书就是一个信息和思想的载体,我们读书就是获取信息。
有人会说,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世界的大门随时可以打开。对,但这个世界也没有免费的午餐,上帝给了你美丽的面容,自是会让你失去点什么。我们习惯了即使面对面的坐着,也只用手机聊天,没有互联网的时候,我们便不知道该说什么,沉默的可怕。
书有很多种类,文学、哲学、传记、科学、言情、武侠等等。不同的书给与我们不同的养分,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能把这些书的内容都记住,但当我们遇到了某件棘手的事时,你所读过的书便起了作用。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总是希望能和书中的思想形成共鸣,验证自我价值。而往往,对我们最有益的是那些读起来“很别扭”、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书。书应杂读,也要精钻。阅读就是一个包容的过程,你可以赞成书中的内容,也可以反对他,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尊重它,试着去品悟书中的乐趣。
“学习,相当重要的一点是去喜欢你不喜欢的,适应你不适应的——也就是打开自己,试着体会和接纳那些不同的声音。”
——白岩松
比如说,我很喜欢读文学作品,因为它能揭示整个社会的黑暗,让心更明。倒并不妨碍我去读《说话之道》,学习如何在社会中生存。
读不同的作品,包容不同的理念,并在其中寻找到乐趣。
读书不要太功利了
朋友圈里经常流传一些推荐书单,诸如“改变人生的十本书”、“大学生必读的五十本书”等等。有时我在想,写这些“荐书”的人,是否真正读过这些书,亦或是真的喜欢这些书吗?。
“可能,荐书,也时常是一种表演。”
那么荐书为什么会搞得这么如火如荼,甚至有些人还乐此不彼呢?
在这背后,隐藏了大家急功近利的心态。读书是一场长跑,而不是短跑。大家都在想着读完一本书,就立马能起作用,让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可大家得到自己想要的了吗?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书籍的理解,都会有那么几本书对自己有较为深刻的影响。同一个人,在不同生命阶段也会有不同的书要读。读一本书不叫读书,并不能给你带来什么。我认为自己的书单,应该是在博览之后亲自筛选出来的,应该是个长跑,而不是短跑。
◆◆◆
书读的多就一定很好吗?
读书一定是好事吗?
读过很多书,然后保持沉默,什么都不做,一辈子都不停地读书,看不起别人,不和任何人交流……这都是不可取的。
读书需要正确的读书方法,挑着看书,需要有所收获,而不是单纯地作为时间的填充物。
01
读书机会成本太大
何谓机会成本,你去打一场篮球赛,付出了10块钱的饮料费,你认为打这场篮球赛的成本是10块。但你因为这场篮球赛而没能去挣的钱也是你的成本,即机会成本,却往往被忽略。 读书也是如此,你从一本书中得到的收获,很可能只是一个★,但花在这本书上的时间精力,如果用在别的事情上,很可能得到★★。
2
带来盲目的自视清高
书籍种类太多,然而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并不会加以区分,但却给予了笼统而正面的评价,这是很大的误导。让人无论在读什么书的时候都给予自己正面的暗示,但很多时候“读书”究竟是在干什么,不费脑力的消遣。这和看一部娱乐电影并无本质的区别,但我想一周读三本小说的人多半会瞧不起一周看了三部电影的人。
3
读书很可能成为你逃避做事的正当理由
还是过分高估读书功效延伸过来的。很多人误以为读书可以替代阅历,可以帮我们应付现实的各种状况,将自己囚禁于乌托邦之中。(比如我,呵呵。) 书里的主人公马上要死了,你是怎么样紧张程度?又会调用多少脑力帮他解决问题?你从书中经历了无数人生,遇到了无数危机,但你从来不用真正的付出脑力去思考如何解决危机,只需要往下翻便是。
书不是人生,人生难多了。世间学习的方式千千万,没必要过分高看阅读的作用。
——内容来自公号“一晌贪欢”作者刘小流
我为什么现在开始读书
俞敏洪高考了三次才上北大的励志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进入北大后,他发现自己身边的牛人真是太多了,而感到自卑。因此,他拼命的读书,一年之内读书超过200本(貌似是这个数量)。即使到现在,他每天晚上还是会抽出时间读书,并写读后感。
俞敏洪的读书老师王强,藏书接近六万本。北大名师韩毓海曾建议,大学生在校一定要读八百本书。
杨绛先生曾说:“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太多”。的确,量不是质,但你没做到过量怎能知道不能达到质变呢?
读书少会发生这种状况,“人人心中有,而个个笔下无”。现在,就应该尽力读书,起点本就低了,为何现在还不努力呢?
莫谈国事
——黑面书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