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古代人物画造型的认识
第一章系统的阐述了中国古代人物画的造型方法,从三方面来归纳自己对中国古代人物画造型的理解和认知。
一、“应物象形”是所有人物画造型的基础。
谢赫提出的“应物象形”,是绘画中造型的基础,它遵循事物的客观形象,并对创作主体进行适当调整,即前人所说“艺术来源于生活”9。中国人物画造型的形式表现是以人物的形态为表现根基,没有人物形象就不会产生人物画。唐代裴孝源提到“随物成形,万类无失”10。由此可见,人物造型在画面中的重要地位。从古至今,人物画中对于人物描绘的素材主要取材于自然界的人和景,在形的表现基础上要能对具体事物的形象,展开精细而准确地描绘,即古人提倡的师自然、师造化,也就是写实。然先有形后有神,形不存则神不在,在形的基础上展开情调和氛围的营造,展示出作者描绘的内心世界,达到“传神者必以形,形与心手相凑而相忘,神之所托也”11的艺术境界。宋代的赵昌自号“写生赵昌”12,齐白石的“万虫写照”13和近代艺用解剖知识的运用正体现了应物象形是造型艺术的基础,“象形”则正是人物画造型艺术表现的根本所在。
二、“传移模写”是人物画造型最高效的价值借鉴。
中国古代绘画中人物画造型一脉相承,其载体就在于“传移模写”,这也是中国人物画造型创作的独特价值所在,“传移模写”传的是在时间变流中总结得出的绘画精神之道,移的是置于古画中情感共鸣的法脉,模的是绘画规律的传达印证,写的是中国绘画用笔的至高审美境界。唐代张彦远提出“至于传移模写,乃画家末事也”的论断,是很具有局限性的。对于中国画初学者来讲掌握中国画的程式是何其的重要。东晋顾恺之留下的《摹拓妙法》一文中,认为这就是每个学画者必不可少基本课,其间承载着绘画审美的至高追求。20世纪西方绘画的大量涌入,更能体现拥有深厚艺术功底和艺术涵养所带来的新的审美体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正体现了“传移模写”在人物画造型传承的价值所在。它不仅是技法上的传承、形神上的描绘,更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再创造,从“模”到“传”“移”的反复切换,通过“写”表达出至高审美情趣。这种师古人的模写,被摹写的客体会因为主体主观意识的反应带来一种深厚文化的积淀,从而创造出具有深厚根基的人物造型之美。
三、“不似至似”是人物画造型审美的至高境界。
在人物画造型上,对画作的形象与意境的智慧把握是中国画人物造型的至高境界。只有对物象深刻的认识和情感的真切体验,才能产生出“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这就是中国近代大师齐白石所概括为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理念,这种主客观高度统一的艺术主张正是中国画境界的核心价值。不光为后来画者提供了更为自由、主动的创作空间,更为传统中国人物画造型的新探索提供了无限的发展机遇。“似与不似”14这一审美观点,从古至今一直在谈论。妙在求“似”,得其物理,得其象形,是传统中国画的写实基础。妙在“不似”,形神相生,趣味隽永,这是传统中国画的意境之美。中国人物画的造型把人与物、情与景的有机结合,擢升至一种至高的意境,这种“意”与“象”的结合,正是中国人物画造型的审美准则,它不仅体现了“适可而止”的东方哲学思想,而且也能恰当其分地体现笔与墨在造型上的制约,这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不似之似的审美情趣了。
综上所述,“应物象形”是所有人物画造型的基础。在人物画创作中应该遵从事物的客观形象,也即是说艺术实践要来源于生活。其次,在人物画创作实践过程中,光来自于生活还不够,必须学会一套系统的中国人物画传统语言,并把已经学会的系统化语言与自身的生活实践相结合 。这种结合,不是单纯的照搬生活,而是要把现实中的形象与表达的意境,智慧的结合,把人物画的造型做到不似而似的至高境界,从而创造出一套既有传统又不局限于传统,既有创新又不是毫无根据的创新的中国人物画造型语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