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题是为一个留言的姑娘定制的,她说喜欢我讲关于姐妹朋友的事情,或许是我本身是个敏感的人儿,对别人的种种一切,如今这个年纪对我而言,友情仿佛比爱情重要一些,当然前提是我已经找到了这一生合适的伴侣,所以大部分的时间我都会放在经营友情上。
大学的时候跟一个师姐一起跑新闻,她说她有很多姐妹,我问多到什么程度呢?她说就是我今天晚上在校内上发个状态,说我今天受欺负了,一个小时内就能召集两千号人聚集到宿舍门口。
我差点被吓晕过去了……
有一天这个师姐过生日,我于是也跟着过去了,学校门口的KTV最大的包厢也就那样了,师姐的朋友多到门口都堵住了,我以为这也就算了,结果她告诉我说这是前半夜一波的,后半夜还有一波,也就是那一夜的情景是,就跟老家农村的办酒席一样,来一桌就招呼一桌,接着是送客然后再是迎客。
我在角落里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然后跟周围的人开始聊天,我说我是跟师姐一起在学通社认识的,她经常带我出去跑新闻,然后旁边的人说,她是学新闻的啊?我诧异,说你们不是朋友么?结果这姑娘的回答是,哦,我不算认识她,我就是那谁谁谁带过来的。
我坐了几分钟就走了,师姐在觥筹交错中欢乐着,我就没打招呼离开了。
第二天下下午看到师姐的校内状态,说感谢一众姐妹又陪我老了一年,我很庆幸这二十多年的人生里能够认识你们之类的。
后来的日子里,师姐一直给我灌输一个理念,多个朋友走天下,千万别嫌朋友多。
我于是问,那她们这些人的生日,你也得一一参加吗?
师姐说不一定,我也是看自己有没有时间的。
我于是再问,那你的生日她们都来了,你怎么不好意思不去为她们庆祝呢?
师姐回答说,她们之所以愿意来是因为重视我这个人,但是她们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我重视啊。
我说那这岂不是不对等么?
师姐回答说,你还不够成熟,等以后你就会慢慢明白了。
一晃七年的时间过去了,我终究没有明白这个师姐当年的那一套朋友论到底是个什么鬼。
我到深圳参加工作的第二年,这个师姐找到了我的联系方式,问我能不能帮介绍一份工作,我问是你们家哪个亲戚小孩毕业了要来深圳吗?
她电话里叹了口气说,就是我自己要找工作,现在这个公司太坑爹,不想待了。
我于是问那个谁谁谁(就是她其中的一个姐妹)不就是在一个招聘网站工作的么?找她或许你遇上好工作的效率跟精准度会更高呢?
师姐回答说,那怎么行!以前都是她们抢着让我在学校社团里多关照她们一下的,现在我怎么可能回去找她帮忙呢?不行,绝对不行。
我的小学到高中的朋友如今联系上的已经不多了,也是因为我生长于一个南方的落后小镇上,所以同龄人基本上都已经成家立业了,这是我的出身环境局限,也是我必须接受的因素。
大学里我至今能够保持联系的朋友就剩七八个了,前提是这些女孩跟我一样不是善于交际的人儿,没有精力去拓展别的朋友圈,所以她们也就顺便一直把我当成朋友了。
大学毕业的第一份工作,我带出了一个实习生,勾搭了两个设计师,剩下的三个是当年一起校招进公司的几十人当中筛选出来的,因为我用了三年的时间证明我是个靠谱的人,而且很会做饭,这一点很重要。
第二份工作的时候,结识了一个比我大十多年的姐姐级别同事,后来变成了很好的朋友,然后是我的小助理圈的几个人,然后就没有了。
曾经有段时间我很恐慌,我觉得自己是个很失败的人,混了这么些年居然电话本上的数量少得可怜,我一度觉得自己是个不适合生存于这个世界的人,因为我的饭局真的很少,我每天看着朋友圈里的好友们今天小龙虾明天烤鱼后天鸡煲,我很是害怕,因为大部分的时间里我都是在家把自己喜欢吃的全部做过了。
于是我开始试着去参加一些分享会,一些社群活动,这样的结果是,我有一次进了某化妆品牌的代理大会,一进去就有女生接待我说你皮肤真好,然后主讲人开始问我们女人一生的使命是什么,下面好大一波人统一口径:欢喜,平静,以及幸福。
接下来有人给我发放表格填写自己的资料,然后把化妆品的代理需求广告单给我,接下来主讲人提出跳一首《感恩的心》,希望大家跟着一起来……
我逃进了洗手间,趁着外面没有人,溜到安全楼道里飞一样的冲下楼梯,看到远远的世界之窗地铁口的LOGO时,深深松了一口气。
五分钟后主办方负责人给我响了十几次电话,我始终没有接,只是回了一条短信说老板临时喊回去加班了不好意思,然后我就把电话号码删了,再把那张写着「一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女创业家的心灵独白」的宣传册递给了捡垃圾的阿姨,然后回家。
当然这只是一次极端事件,更多的时候参加的一些分享会都是不痛不痒的,虽然也可能跟我慢热有关系,但是至少以我自己的领悟,我还是分得清什么是洗脑式大会什么是还有点学习价值的分享的,于是慢慢的,我这条期待着为自己扩大交际圈的方式就失败了。
说到这里我要插一句,以前我是个很不好意思的人,比如说上大学的时候听讲座,有时候觉得很没有意思,但是碍于老师的面子就忍过去了,工作以后参加分享会,有时候觉得这一次的场合来错了,但是看着周围一圈人走了好大一波已经没什么人了,我自己要不就给个面子继续待着吧。
这样的结果就是,我的一整个晚上,周末的话一整天就过去了,要知道作为一个上班族及加班狗,能挤出来的时间要比以前在大学的百无聊赖时光珍贵多了。
后来我脸皮就厚了,每参加一个活动,觉得对自己没意思就走人,不会再觉得不好意思,市场经济的存在就在于公平自由做选择,喜欢就来,不爱就走,我不欠他们的。
所以我依旧在自己的世界里,每周跟不同的好朋友吃饭,因为就这两三波,所以也不会觉得是负担,反而有时候是越来越熟悉了,每一次的收获也都不一样。
我目前的人生里,只有三个闺蜜级别的人物,我不在乎有没有其他的熟人或者朋友看到我的这个解释会不会觉得我不够朋友,但是我心里的定义就是这样的。
两个闺蜜是高中认识的,她们从我当时极度不出众的外貌跟成绩之外发现了我的心灵美,于是一直陪伴着我度过很多坎,其实青春期里大家都很多迷茫与不安,但是如果有人愿意与你同行,哪怕是先从一起打饭一起上厕所开始,那也是件很感恩的事情。
后来的日子里我们各自去了不同的地方上大学,然后在不同的城市里工作,本来时间久了也就应该顺其自然慢慢淡了,但是我们的惊人一致就是,我们努力挣钱,争取每年在一个城市见面一两次,哪怕就吃一段饭的时间也够了,剩下的日子我们依旧回到各自的城市,保持着分享彼此的好与不好的状态,没有谁取笑谁,没有谁看不起谁,我们只需要把自己当下的状态真实的呈现就好。
第三个闺蜜是大学里认识的,跟我不是一个学院,很凑巧的机缘认识了,然后发现彼此都很脆弱玻璃心,这个姑娘是个富家女孩,但我是后来才知道的,以至于当我后面知道她家牛逼哄哄的历史时,我也不会觉得自卑,因为我一开始就没有抱着以利益为出发点来相处的。
有时候觉得保持自己的天真那一面还算是挺好的,虽然我对每一个人的掏心掏肺,最后都变成了热脸贴冷屁股,但是就是这么几十号人中筛选出了一个,那这辈子也值了。
后来我混知乎,有人提问跟自己出身背景不同的人,而且是差距很大的人,该如何处理好朋友关系?我的想法是,一是接受自己的出身这件事情;二是明白正是因为和而不同才造就了思维的差异交流与碰撞火花;三是相处的时候注意细节,比如人家买个几千的包其实跟我们买几百的是一样的,因为她从小到大的消费习惯就是那样的,淡定接受就好;四是最重要一点,如果谈得来,那真的是跟门当户对没有多大关系的,恋爱结婚可能讲究门当户对,但是朋友或者是你闺蜜,又不需要组建家庭,不需要对双方家庭的人际关系负责,明白这一点就好了。
我至今能跟这个闺蜜能走到这一步,一方面是她觉得她从小到大的优越环境造成了她是一个很玻璃心的人,所以她很欣赏我独立理性这一部分的性格;二方面是我对于相处中她告诉我的那些,比如她从小就去过哪里哪里,我从来没有吃过的一家餐厅就是他们家的家常下馆子的地方等等,每次遇上这样的对话,我总是开启女神经模式:哇塞,你好厉害哦,那你告诉我这个东西该怎么吃法好不好?那你告诉我那个地方有多漂亮好不好?
这种崇拜的状态我是真心实意而又带着调侃的,她不会觉得我虚伪,我也不会让她担心在说自己的优越成长环境的时候要时刻考虑到会不会伤害到我,嗯,一切就这么水到渠成了。
看到这里如果你觉得我很幸运,能遇上彼此欣赏的闺蜜是件多么幸运的事情的话,那我要告诉你的是,我曾经在刚开始的时候也会夜里躲在被子里难过,抱怨自己的出身无奈;我也有过闺蜜她带我去比较高级的餐厅时,我的尴尬窘态之后的难受与不安;我更有过在见到她那气质出众的商人爸爸,还要强撑着自己是个很努力的女孩,结果发现我这辈子怎么赶,也不能达到她们家的半点儿水平后的些许崩溃。
我不是个完美的人,我也不爱装,所以很多时候我的状态都是眉头紧锁心事重重的,但是这些年过来了,我的这三个闺蜜是我在任何时间段都能拿起电话,什么也不说就哭一顿的人,她们只需要听着就好,当然她们也是把我当垃圾桶来用的。
人生能成为那么几个人的半夜心事吐露树洞,幸矣。
也是到如今为止,我的朋友真的不多,但是我开始很新奇的发现另外一件事情。
我不记得是从哪里看到的一个观点了,大概的意思就是在我们的社交圈子中,其实大部分真正能给与你帮助的人,反而不是熟人朋友,有时候甚至可能还是陌生人。
一开始我是领悟不到这一点的,后来产生变化的节点,应该是在我的第二份工作里,因为要接待一些客户,所以会加很多人的联系方式,当然也就都有了微信,于是在朋友圈上,他们会因为我喜欢某一个品牌而有认同感,会因为我喜欢下厨做饭而觉得我很接地气,也会因为我分享的一些东西很有价值而觉得我不随意。
久而久之我就跟这些客户熟悉了起来,可能连熟人还是算不上吧,但是一般遇上一些小问题,比如说某个专业问题的请教,或者想找一些某方面有资源的人,又或者就是我最近想买几身专门运动用的内衣,我请教了一个从来没见过面的跑步达人女孩,她很热心的一一跟我分享了很多。
这件事情给我的体会就是,一是感谢互联网的连接作用,并且要学会使用这个作用;二是经营好你的个人品牌,你的朋友圈微博或者是博客,都是你这个人气质的表现,那些每天在朋友圈里转发各种文章而自己没有任何输出的人,我是一律拉黑的,哪怕你分享一个文章的时候带上一些自己的观点推荐语,或者是你对某一个时事热点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再配一个搞笑的图片,那我也觉得你是有过思考的人。
当然遇上自拍狂我也是害怕的,但是长得好看也就算了。
这次我的旅行路上,遇见了很多形形色色的人,微信也加了好些人,这些人在人生阅历上都比我要多得多,所以认识了这一批陌生人以后,我慢慢看他们的朋友圈,我会发现跟我在工作中接触到的那一批周边人的气质是不一样的,而且或许是吸引力法则,正好这些还都是混得不错的人,这也无意中给我的思考角度跟格局又提升了一个高度。
那句话怎么说的,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其实我觉得,真正的在路上是需要你去识人听事,过后还得慢慢消化,否则听过再多过来人的故事,听过再多的道理,你看我再多的码字,于你自己这一生根本也没用。
前几天看到新闻说《欲望都市》要续拍了,我看着这四个加起来200多岁的女主角如今的照片,依旧得体优雅,岁月在她们身上也有了很多印记,但是熟悉的面孔带给我的回忆,依旧让我有想哭的冲动,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在广州的闺蜜L小姐,她说我到时候去你家,准备一堆好吃的,还有纸巾,让我们慢慢看一场哭一场吧,素颜也不怕,我不嫌你丑。
啧啧。
嗯,我差不多说完了,我要列寄伴手礼的朋友清单了,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一一写下来,也代表我的重视与认真,仅此而已。
周末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