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想给自己的学习生活总结一下,习大大的两山理论学习了很久,也来迁移一下,手动狗头,希望不要被屏蔽了。
第一个山
总说看山看水的三境界,山是山,水是水;山非山,水非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我想科研搬砖狗,或者临床科研人员真正接触科研应该还是从研究生阶段开始的,毕竟医学本科更多的是通识教育,算不上专业教育。那最开始的阶段就是看文献,学习别人的实验,在临床摸爬滚打。第一层状态,正是看着实验高大上,看着文章眼花缭乱,尤其是高分文章更是膜拜不已,心中幻想自己好得也能在顶刊整几篇,临床工作更是,抱着guideline指点江山。
随着时间推移,渐渐被文章搞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一大堆文字到底在说什么,到底要干什么,就这文章也发到这么高分的杂志;实验也无方向,不知如何推进,脑子里没有任何想法,不知科研为何物,临床上更是一堆琐事,哪需要什么经验,就是一味的干活就好。
真正将文章看懂的时候,可能就是看山是山的时候,看明白文章的文章的目的,设计思路,文章的主要工作,文章的不足之处,自己对文章的设计有建议见解,更能将文章的优秀之处引入到自己的研究中。实验也成为自己证明想法的工具,而非累赘,临床工作中更容易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促进认知,促进自己对于临床对于生命的看法,这个看法就会因人不同,我想这就是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哲学和稳定的科研临床观,任其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提高学历可能更重要的真是的是那个过程,一纸文凭,证书见证的是这个时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改变的是思维,看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能话要另说。这可能就是蜕变,然其痛苦,浴火新生。
第二个山
穆罕默德带领信众游学,看到远处的山说,我对着山呼喊,他就能过来,可是喊了几声,山也没动(想想肯定没动),穆罕默德就说,山不向我走来,我便向山走去。说罢,大步向山走去。
其实临床学生本科进入更高层面的学习,就要转变学习思维模式,原来我们只是需要学习什么,是知识的学习者跟随者,而在其之后,就要转变为知识的创造者,老板催着发文章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是push学生成为知识的创造者。
由0到1的变化是质的变化,艰难异常,可能是对原有的突破,甚至打破重建。所以这个过程必然是痛苦异常。遇到难题,遇到从未出现过的难题也是很有可能,抱怨无用,自己行动起来才行。
好了,闲话写了一堆,就当是自己一点杂感,生活本来就有些艰难,偶尔写写非技术帖子水一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