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
杨慧霞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洛阳 焦点讲师班二期 坚持分享2271天
哪儿也去不了,最美的时光就是倚在飘窗,晒着太阳,阅读分享。关于亲子关系问题,想和伙伴们共享。
父母是孩子情绪成长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孩子第一任情感老师(这个用词感觉特别贴切)。童年期亲子互动的方式决定着孩子与外部世界互动的方式,也决定着孩子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 。所以做父母者要高度重视亲子互动的质量和情感交流方式方法。
很多家长认为,小时候形成的行为习惯非常重要,3岁看大,7岁看老,如果不及时纠正孩子的”坏习惯“后患无穷,所以在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纠错上,进行不停的批评纠正式互动。家长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高调“纠错无形中破坏了你对孩子的信任,信任孩子具有自我学习、自我纠错的自然能力。与父母的不信任相匹配,孩子往往不能信任自己,缺乏自我判断的能力,事事需要父母的首肯,内心缺乏自我肯定,遇到不顺心的事往往缺乏耐受与缓冲的能力,容易自责、懊恼、发脾气。
每一个孩子都是在被接纳、被肯定的环境下,发展出安全感、自信和自尊。
当孩子犯错时,要学会透过事情的表象,去理解孩子内心的愿望与情绪体验。从孩子的外在行为表现里我们要看到孩子好的动机与愿望,值得每个家长尊重。孩子缺乏的是面对失败的承受能力,不能耐受不如意而情感爆发,提示家长要认识到在受挫时孩子启动的是一贯的自我否认机制,他们缺乏自我肯定的经验与能力去缓冲受挫的打击。
家长在开始批评教育孩子前,一定要学会保护孩子在发脾气背后的正面行为动机,告诉孩子在爸妈看来,你希望赢是好的愿望。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的不是家长的责怪和对他情绪的否认,而是迫切需要从父母那里学习如何去耐受不如意,如何在不顺心时保持平和的态度。如果此时家长一味的指责批评,反映的是面对孩子的发脾气,家长的耐受力已经不够用了,已经不能很好的驾驭自己的情绪了,意味着孩子没有好的行为模板。
很多时候亲子互动的方式所传递的信息比沟通的内容、讲的话更具有影响力。在良好行为示范的前提下,等待孩子情绪平复后,再与孩子交流,肯定孩子的良好行为,一起讨论比发脾气更有效的情绪表达方法,帮助孩子练习新方法,教孩子学会在自己感到愤怒、委屈、懊恼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让孩子亲身体验到发脾气可以慢慢的被淘汰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