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日常》

作者: 青绿人间 | 来源:发表于2020-06-22 06:21 被阅读0次

      我不是一个喜欢看综艺的人,因为我功利心很强,做一件事,总想收获些什么,无论是知识性还是程序性的,都可以,但如果是纯娱乐,或者是道德有瑕疵的人参与,都会让我觉得难以下咽,不过很幸运的是,这些年总有些节目慰藉我幼小的心灵,从最初的《百家讲坛》《今日说法》,到后来的《圆桌派》《锵锵三人行》,再然后《圆桌派》《邻家诗话》,最近的新宠便是《文学的日常》。

      这是一档展现当代作家精神风貌的人文纪录片,节目借由一位朋友拜访知名作家的形式,通过作家与朋友两天的对话、走访、体验、观察,体现名人作家对时代及生活的认知与解读。作家与朋友间的对话涉及生死观、世道人心、故乡、青春叛逆等当下热点问题,问诊时代,以文学照亮日常。

       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传统转化为新设定,融入节目中时,传统人文价值观落在现实的人身上,那些存活于作品集和教科书里的人一个个鲜活起来,仿佛他们在90年代销声匿迹之后又重新“出土”,这次“出土”,带着时代的痕迹,但仍然保持着记忆中想象的熟悉感,他还是他!马家辉的香港江湖、马原的归园田居和童话城堡……在这个速效的时代中,那份宁静和独立思考,给我们打开一扇窗,文学也是日常,日常中本就隐藏着文学,虽然很多人的生活中,它的因素不是那么明显,但它就在那儿,不离不弃,只是我等缺乏美的眼光、发现的眼光,总是忽略它、甚至已然忘记它的存在,不相信这个时代的我们还值得拥有文学。

      在文艺主导的时代话语下,文学的空间被压缩,被形式化,似乎只要逛逛书店、去去博物馆,你变是一个文艺青年,正如我曾跟朋友吐槽的,当一个人对我讲“你真文艺”时,其实我觉得他在骂我,就是这样的片面和形式化,它不足以代表文学的日常。“文学的日常”可以是油米柴盐中的爱(情爱、亲子爱、友爱……),也可以是藏遁在路边排档中的江湖义气,也是我们生活的底色,是一种生活哲学和生命状态,我们的肉体在哪里不重要,心的感悟比较重,但文学不是自绝于生活的,我们也需要油米柴盐,也要吃喝拉撒,也要赚钱养家,心中也有欲望,也希望给家人最好的,也在尽力生活。

     很喜欢这部纪录片呈现出来的状态,人到中年之后,或许面临的东西更多,但自己的心不老,生活还是很有趣的,就像我们当年的毕业寄语,“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相关文章

  • 《文学的日常》

    我不是一个喜欢看综艺的人,因为我功利心很强,做一件事,总想收获些什么,无论是知识性还是程序性的,都可以,但如...

  • 文学的日常

    一 马原 马原 《姑娘寨》 小说家是模仿神的职业。 我把自己活成小说。 人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劫难,但 结局得好,...

  • 「牛奶味的面包片」                「草莓味的酸奶

    文学的日常 日常的文学 日常生活中的味道本应就是质朴 和气 平和 现实生活中的每一帧 每一秒 都值得用心去收藏与感...

  • 混子

    文学理论 一、文学作品、文学接受、文学批评、文学流派、游戏说等 1.语言、形象、意蕴 语言的特征、语言与日常语言的...

  • 中文学子的日常

    一天,小J提着一大袋子零食回到了宿舍,这时,整个宿舍都沸腾了,我们的眼睛都盯着小J的零食袋,想知道她都买了些什么好...

  • 温暖牌回忆录

    Day2 20180902读《时间的果》P34-P109 001日本文学的日常细节日本文学长于低矮贴地的日常细节,...

  • 让文学走进日常

    周末休息时,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这个节目让我越看越有种内心的安详与沉浸感。 《朗读者》以个人...

  • 日常语言和文学语言

    日常语言和文学语言 日常语言是线性的,根据时间顺序来读或者听,否则就会混乱。 文学语言因为是意象的语言(前提是好作...

  • 文学部的新旧日常

    在一个灰尘遍地的老旧房间里,堆满了泛黄的老旧书本,,昏暗的角落里飞舞的每一个存在都竭尽全力地诉说着不仅仅是自己还有...

  • 《文学的日常》观后感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刚开始看的时候适应,节奏很慢。讲的话也很空泛,看的云里雾里。 但是受拜访的毕竟是文学大事,至少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学的日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mt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