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杰伊·马丁讲写杜威传记时的自觉|日更365-036

杰伊·马丁讲写杜威传记时的自觉|日更365-036

作者: 假装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2-02-05 22:26 被阅读0次

先引一段前言:

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的一生与美国社会的不断转型密切相关。当杜威1859年出生时,美国还是个农业社会,教会还是社会的精神领袖,教育也主要由教会控制。但当他1952年去世时,美国已经是领先的工业强国和一流的教育强国,拥有最为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杜威一生见证了美国不断转型:从教会主导社会到拥有大型组织社会;从宗教知识主导到科学主导;从精英共和到人民民主;从乡村社会到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国家,并发展为全球超级大国。美国社会的这些转型及其时代任务促进了杜威的哲学及教育思考。
杜威一生深刻地卷入到并思考自己的时代及其主题,他敏锐地认识到了17世纪以来兴起的科学的试验的方法对于人类问题的核心作用,并坚定地相信人类发展的进步主义。他被认为是西方第三次启蒙(第一次是古希腊时期,第二次是17和18世纪)的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不仅把教育问题视为社会哲学的中心问题,也把教育视为哲学本身的中心问题。他的哲学思考体现了“爱教育”,而非哲学本义上的“爱智慧”。
杜威的教育思考并不强调结果性的“知识”,而是强调体现过程的以及不断进行的“探究”。在他看来,只有培养学生对于探究的热爱以及探究能力,他们才能应对现实及未来社会的不确定的挑战。

以上内容,来自杰伊·马丁的《教育人生:约翰·杜威传》的中译本主编写的前言。中译本何以会有主编?想必是这书在出版社是放在某个系列里出版的(因我是在微信读书里阅读,所以看不到封面,看不到这本书单独所处的系列)。
这段文字的作者,书里是有的:

彭正梅华东师范大学杜威教育思想研究中心2020年7月19日


华东师范大学杜威全集系列,据说有几十卷

所以,这本书估计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杜威教育思想研究中心所出的杜威作品系列里的一本。
这一段概括,简明扼要,抓住了杜威身份的关键要素。后面还有他对教育的六大贡献,此处不引了。
那么, 为什么要引主编的前言呢?
是为了传记作者的一段话,深深地打动了。用五笔输入法,也可以输入为深深地打劫了我。
在传记的第一章“崭露头角”里,作者上来先进行了一番夫子自道式的创作理念的说明:

所有传记都是对其主题的诠释。作者能够利用每一个可能的资料加以叙述,这样的传记才是最好的。他们关心的是对生活事实的合理传播,并且更重要的是,作者要设计一种形式、一种风格、一种态度,这样才可以像一本书,围绕主题、贴近生活。如果做得足够好,它可以形象地描述男人或女人的真实生活。
传记作家是生活的第二作者,或许是它的剪辑师。约翰·杜威的传记要求其作者代表杜威,了解他是如何生活的。因为杜威在生活中的主要职业是思考,他的传记作家不仅要写杜威的思想,而且要与杜威一起思考和探究这一思考的过程。进入杜威的思想和生活,主要通过他的情感才能获得。他不是一个思维机器,而是一个思维活跃的人。他的传记作家只有在他自己的叙述中传达出杜威强烈情感的连续活动,才能成功。
……
通过调查杜威的生活,我得出了他自己可能不知道的意义。传记作者的特权和领域就是创造意义,进而创造价值。然而,我试图尽可能真实地描绘出杜威的活动:

  • 以一个哲学评论员的身份,探寻他的思想轨迹;
  • 以一个历史学家的身份,写出他参与其中的那个时代;
  • 以一个心理学家的身份,审视他的习惯形成及特性,以及他在发展中的停滞和创作上的进步;
  • 以一名政治学家的身份,展示他对政治活动的积极参与;
  • 以一名追忆者的身份,记述他对家人的深情牵挂;
  • 最重要的是,以一名谨慎的乐观主义者的身份,相信自己的生命值得活一次,现在值得拯救。

……后面的不再引用了。
真是一段精彩的说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杰伊·马丁讲写杜威传记时的自觉|日更365-03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my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