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大卫就是人群中的异类,引来一个读者加上我之后,跟我交流,说她家孩子就是跟大卫似的。
从昨天的文章聊起,之后话题转到了家族传承。
她的经历很有代表性,她的姥爷在那10年中属于“罪大恶极”的,是在北京有自己公司的,是对立阵营的,但又不够统战的级别。
那个时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她妈妈就下乡到保定的一个县城。
经历过多次不堪回首的折腾后,她妈妈嫁给了当地农民老乡,没能返城回北京。
因为当时一心想着回北京,又没回成,结婚就晚,生她也比较晚,打算要儿子的时候,又遇到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所以她就成了独生女。
她妈妈对她的要求很简单,必须考出去,最好考到北京的大学,在班里,她不考第一,她妈妈就打她,边哭边打,边打边哭,她爸爸也不敢管,只是蹲在地上流泪。
最后,她还是没有考上北京的大学,考上了保定的河北大学,之后定居保定,后来把父母都从县城接了过来。
她妈妈本来是希望她润出去的,因为她们家在国外有不少亲戚,现在,希望她女儿能出去,说可以把全部积蓄拿出来,说不用管她们,她们会自己解决自己。
听她说到这里,我都快掉泪了,这老两口对自己可太狠了吧,感觉老太太还是有点意难平。
她也唏嘘不已。
这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余生,杯弓蛇影。
我说,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是有历史包袱的一代,必须要承接历史巨变的结果,无论好坏。
我们承上启下没什么,最怕的是,我们的孩子不知道会经历什么,希望他们能平安地度过一生,这样,家族里最起码有一代人的一生是幸福的,不求什么大富大贵,但求幸福平安。
她说,老太太对外面的想象太过美好了,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过去的中国了,我对国家的前景还是很看好的,我不想让孩子出去,我就这一个丫头,出去读书可以,但是一定要回来。我看你之前的文章说你家丫头在香港读书,你是咋想的呢?
我说,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才让我家丫头去香港读书,都不敢去纯海外,就怕在海外找了对象结婚了,定居了,这也太远了,毕竟香港回归了,以后工作还是在南方,离保定的家还是挺近的。
我承认,自己还是想让孩子留在国内的,我也特别看好中国的未来。
她说,老太太用原来对我的方式,想让我同样对待我丫头,她鸡娃比我鸡的可厉害,有时候我都看不过去,就故意放羊。我还经常拿你写的文章给老太太看呢。
我说,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鸡娃或者放羊,鸡娃的意思是揠苗助长,强迫一个人做他不开心的事情。
你怎么知道报兴趣班,孩子就不开心呢?适度的学习,正确的学习,养成良好习惯的学习,人是很开心的。
一个人天天玩,除了玩就是玩,一定开心么?一定么?玩到最后也是腻。
所以不要那么极端,大道就在中间。
我写完了,猛烈点赞,点在看,转发,你会更有才有财、更好看的!
——END——
![](https://img.haomeiwen.com/i9294347/f3eccbbb06edbc4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