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记事》
——Edith 17/06/2018
青岛之行的文字,反复提笔又放下。时间很短,要写的字很长。慢慢写吧。
本来,这次回国的时间相较于以往,是长假了。想利用这个假期,走最多的地方。一旦这样去行,就发现时间还是太短太短。好多年前,就劝父亲,趁您还年轻,去您曾经学习工作过的城市走走,拜访一下老战友,叙叙旧,也可以看看那些城市的新面貌。父亲答应着,却一直没有成行。看着他年纪大了,越来越不想旅行,总觉得有许多不便,更不想出远门。而且,过去的老战友一个一个地离世,他常常叹一口气,说,又走了,都走了。这一、两年,仿佛那些叔叔阿姨们都约好了似的,相继跟着走。我就想这次一定要带他回青岛,看看他第一次离开家乡,去求学参军的地方。
爸爸很高兴,虽然大腿骨有些疼,还是愉快地答应了。于是,我们一行四人(很遗憾没能在母亲在的时候带他们一起出来)登上了飞往青岛的飞机。因为定座晚,四个人被安排在四个不同的位置。我时不时回头看看老爸,他很安详地闭目养神。
青岛记事两个小时眨眼就过去了,下飞机,老同学+发小已经等候多时,一个热情的拥抱,仿佛回到小时候。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十几年不见,毫不陌生!一路上聊着,哪位叔叔走了,哪位叔叔还在,但耳朵背了,等等。什么时候开始,这些成为聊天常常出现的话题了!
刚刚开完海合会议,青岛交通管控的道路刚刚开放,一路畅行无阻地到了我们定的家庭旅馆的小区——小港名城的门口,看见一位高挑优雅的美女站在小区大门外,我摇下车窗问:你是房东吗?她说是的,就告诉我们如何开进去,她随后就到了。乘电梯上去,开门一看,我们四个人全都“哇!”了一声!如此宽敞干净舒适的家!冰箱侧面写着:欢迎回家!有心的女主人。
已经很晚了,大客厅和卧室的大落地窗和飘窗,让我们一览无余地看见外面的波光粼粼和隐隐约约的小船,岸边的灯光倒影在水中,柔和而安静。我们参观了每一个卧室,厨房,卫生间。全部如一尘不染,明净中透着淡淡的优雅。墙上挂着摹仿梵高的画,大沙发宽得可以躺下来睡觉。我们算了一下,这个家可以睡八个大人。床单被子都洁白如雪,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儿子选的,太好了!当初网上就说:窗外可以看到渔船和军舰的家。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第二天,似乎天亮得很早,厚实的窗帘没能挡住阳光的照射。半梦半醒中,听到熟悉的军号嘹亮地吹响,回荡在窗外,睁开眼睛,一骨碌地坐起来,下床,拉开窗帘,寻找军号声的来源。发现了,在大窗的右边,几栋黄色的军营,海边几艘军舰停靠着。军号声停了,一会儿,军人的口号声又响起……我站在窗前,凝视着那些军舰和营房,儿时的一幕幕在眼前翻动。而且对军人的崇敬之情也油然而生。
父亲和他的福建籍同学,总共三百名,是新中国成立后,于1956年,第一批由地方直接被录取的高中学生,成为海军院校的本科专业学生。其中150名去大连,150名来到青岛。因为福建省在历史上,曾是水师的发源地。父亲所在的福州二中,精挑细选了10名优秀学生,送到海军军校。父亲是瞒着我的爷爷去上军校的,到了青岛,一切都安顿下来,才写信告诉爷爷。那时生米煮成了熟饭,爷爷再生气也拿爸爸没办法。毕业后,父亲留校任教。在青岛,父亲和同时期的六个战友,一起举行的集体结婚。于是,孕育了我,起名——青。后来军校迁徙几次,人员分散到不同的地方,大多数都还保持着联系。
这次来,最主要的就是见见老同学老战友,看看这块参军入伍入学的记忆不可磨灭之地。看看这里曾经游泳训练,上军舰出航的大海。还有青春记忆中的周末常常来的栈桥。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吃过早饭,等那曾经与爸爸同宿舍的陈叔叔。近11点,他来了!一进门就大声喊着爸爸的名字,两位82岁的老战友紧紧地握手,久久没有放开。俩人耳朵都有些背,讲话声音都大!本来军人的肺活量就大,声如洪钟!现在更是,两个人可以说是喊着说话!寒暄了一会儿,陈叔叔说,走,时间紧迫,要走的地方很多,抓紧。于是,我们一行五个人,出门了!跟着他,大踏步走去!雄赳赳气昂昂的,还真像那么回事儿!军人的榜样在前,我们颠颠地跟着,还真没他们走得快!爸爸比陈叔叔高一点,胖很多,腰板儿笔直,脚步交换频率很快!看着他们手牵手地在前面走,岁月夺去了他们英俊潇洒的身姿,乌黑浓密的头发,但军人的气质却没有改变!他们边走边谈,回忆了许多往事,遗憾地说起一个个的战友相继离世……没有悲伤,稍稍的叹气,依然大踏步地向前走。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首先来到中山路,是以前最繁华的商业街,有许多解放前的欧式建筑。父亲他们年轻时候的星期天,经常来这里逛逛,看电影,吃小吃,买些东西,还照相!这条街充满了岁月的记忆和痕迹,建于1902年的劈材院是值得一看的历史老街。两边都是小饭店,商家站在门口吆喝拉生意。建筑矮小古旧,但没有旧时光的气息。劈材院里摆着几十上百桌的宴会桌椅板凳,让我想起电影里的情景:婚宴喜庆的酒席,上面戏台还有戏曲表演。当然,这里是劳动低阶层的人们吃饭喝酒的院子,具体情形如何,已经无法复原了。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不一会儿,来到栈桥。我并不陌生,他们哥俩兴奋莫名!嗓音比海浪拍打冲击声还大!我给大家拍了许多照片,爸爸眼睛一直眺望远方,若有所思,在栈桥上逗留了半个多小时,继续前行坐车到下一站,海军博物馆。可惜因内部装修,没有开放。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海军博物馆没有开放,北海舰队总部戒备森严。远远地拍了一张照片,留作纪念。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那么就直奔八大关,我们沿着紫荆关,来到花石楼。花石楼的简介见照片。楼周围是一个小花园,里面有些世界著名的建筑,比如比萨斜塔,天安门华表,井边打水的女郎(撒马利亚女子)等。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花园的下方,就是汪洋大海,青岛著名的海滨第二浴场。那天的大海一直汹涌澎湃,风呼啸着,海浪滔滔,拍击礁石和沙滩。写了一首诗,感谢诗友五月花将其译成英文。如下: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海》
作者: Edith
听,大海的声音,
从记忆深处走来,
从远古洪荒走来,
从开天辟地的天地之初走来!
看,大海的气势,
吞没污秽,
翻涌历史,
撞击灵魂!
风,呼啸鼓瑟,
欲将海颠倒翻一个底朝天?
海,卷千层浪,
岿然不动奈我何?!
The Ocean
Written by Edith
Translated by Mayflower
June 15, 2018, GTA
Listen, the sounds of ocean
Coming from the deep memory
From the primitive wilderness
From the first creation
Of Sky and Earth
In the universe
Look, the mighty ocean
Swallowing up all that is filthy,
And Tiding the pages of history,
Is clashing the souls of humans!
The wind, roaring and howling
Isn’t it trying to turn the ocean
Upside down completely?
Yet the ocean, with the rising of its tides, low and high
Stays unmoved.
Nothing can make me change?!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午饭后,步行到青岛五四广场。人很多,影响了欣赏大片的花圃花坛。天开始变得阴沉沉的。拍照的效果都不太好。鲜红的火炬模型在大海边屹立,沿着海岸边的步行道走,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风景。陈叔叔说,海岸的建筑由低到高,层次分明,高低错落,井井有条。到了晚上,灯光将海滨装饰得如梦如幻。可惜,我们没有等到天黑,走到国际帆船中心,雷声大作,开始有雨点滴下来,天黯淡无光。我们疾步走,雨已经大起来。我们只好冲进旁边的一家家具店——美克美尔家私店。这时,狂风暴雨从天而降!风将树吹得弯曲摇摆,家具店的巨大玻璃门都被吹开,雨扫进来。大家惊奇地望着外面,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不多一会儿,前面马路上的水就漫过了路边的人行步道,而且还在上升!汽车开过去,激起大片水花,过后水波一层层如浪往路边涌。门又被吹开,像豆子那么大的冰雹也飘进来!看来是风暴不会一下停下来。我们一直叫车,一直无人接单。就这样,困在外面6个多小时,最终辗转蹚水,乘上地铁,然后在火车站附近的麦当劳餐厅歇息,再叫车。麦当劳也因停电而停止营业。又等了一个小时左右,还是没有车愿意接单,只好给家庭旅馆的房东打电话。她说一直在联系我们却联系不上。于是,她开车过来将我们接回家,已经11点多了!很贴心的房东呵。大家都很累,洗洗就睡了。青岛的确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青岛啤酒博物馆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第二天,吃过早餐,根据房东的建议,我们来到儿子非常想去的青岛啤酒博物馆。来青岛不喝青岛啤酒,似乎白来了。我们买票进去,参观了青岛啤酒厂建厂和生产的整个过程。有图片记录着基本信息。我想说的是,我们品了啤酒原浆和纯生。对于我这个不会喝酒品酒的人来说,没有什么不同,都有些苦的味道,喝了吞下后,有甘甜爽口的感觉。还有一个结尾小曲:我们经过一个醉酒小屋。走进去就像喝醉酒的感觉,摇摇晃晃站不稳。小屋并没有动,这是什么原因?有哪位朋友、读者知道吗?欢迎留言告知你的答案。
青岛记事从博物馆出来,又听从房东的建议,参观德国总督官邸旧址。那是一个豪华的城堡式建筑。里面的家具摆设和玻璃花房等,让我们看到当时总督官邸的奢华的生活和大型舞会的热闹场面。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土地上生了一点根,发了一些芽。走出官邸,后面山中一片都是欧式的红屋顶洋房,据说有300多栋别墅。掩映在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下,红黄的颜色格外醒目。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最后,去了附近的基督教堂。由于前一天的暴风雨,教堂里面也有许多的断树枝和落叶,所以关闭不开放。我们不甘愿,与他们解释说,只看看外面,居然同意我们进去,看了一下钟楼和前院正面,拍了简介,心满意足地回到民宿。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 青岛记事两天的青岛之行,虽然匆忙,却也充实。该看的拜访的参观的都完成了。最主要的是完成了爸爸的心愿,一路上也听他讲了许多我不知道的往事。一代的军人,海上军校的军旅生涯可以画上句号。在回福州的飞机上,由于是晚上,有些困,就靠着爸爸宽厚的肩膀想睡。这是我成人以来的第一次。小时候生病发烧,爸爸抱着去医院,非常清楚地记得,趴在爸爸的肩膀上,感到非常安全安然。似乎没到医院,病就好了。现在爸爸年纪大了,他的肩膀依然是我们的依靠,只是从小严父的形象让我们不敢太亲近他。现在的爸爸,有时也像孩子,任性固执,但多数时候,是慈爱的。好吃的一定是留给我们孩子和外孙外孙女的。眼睛没有以前那样炯炯有神,却多了柔和温暖。都说我最像父亲,俩人站一起,不用介绍都知道是父女。大学一年级时,父亲出差路过泉州去大学探望我,在学生宿舍楼梯上,就被同班同学认出来是我的父亲。父亲,在我们的心目中,就是一阵风一道厚实可靠的墙,让我们在里面可以畅想,却不受到伤害。
青岛记事青岛,美丽干净的城市,父亲的大海,母亲的爱,我的摇篮!我们又来了,母亲在天上一定看得见!父亲笑得慈祥而天真。年轻时的足迹,不能再踏一遍,年轻时的英武,不能再穿回戎装。但是,军人的气质,刚强果断,腰板儿挺直,稳健的步伐,依然在我面前挺立!今天,父亲节之际,仅以此文留给父亲,作为纪念。
青岛记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