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背诵诗词|早秋山中作

背诵诗词|早秋山中作

作者: 默心2023 | 来源:发表于2022-10-15 22:20 被阅读0次

王维 唐代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译文

没有才能不能辜负圣明时代,思念回东溪守着竹篱故居。

不厌弃尚平尽早了却儿女婚嫁,却嫌恨陶潜辞官归隐年岁已迟。

逢临秋季草堂边蟋蟀叫得更急,时近黄昏深山里蝉鸣徒增悲意。

柴门前寂寞冷清车马不到,空林中我独自与白云相依。

注释

早秋:初秋。唐王勃《秋江送别》诗之一:“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明时:指政治清明的时代。

故篱:故乡。

尚平:即尚长(尚子平)。一作“向平”。

陶令:即陶潜(陶渊明),曾任彭泽令,故称。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蛩(qióng)响:犹蛩声。

蛩:蟋蟀。

赏析

  此诗首句“无才不敢累明时”,谦词反语出之,王维年纪轻轻就名满天下,不是真的无才。此句笔法微婉,旨趣却很明白。

  颔联二句用了两个典故,出句用的是东汉尚长之典,见三国魏嵇康《高士传》。汉建武(汉光武帝年号,25年六月—56年四月)中,尚长子女婚嫁已毕,遂不问家事出游名山大川,后不知所终。对句是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而去的故事。陶渊明曾经在彭泽当县令,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有次有个督邮来督查,他觉得这个督查粗俗而又傲慢,但是又不得不去,一旁的县吏建议他穿得整整齐齐去拜见督邮,陶渊明忍无可忍,说“我不能为了五斗米向小人折腰”,于是挂印归去。此二句这两个典故,表明诗人与尚子平、陶渊明一样的意欲归隐山林的思想,而且归隐之心非常迫切。

  颈联是从山野间的昆虫的声音,也就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早秋寒凉萧瑟的特点。蟋蟀和秋蝉的凄苦音响,预示着一个寥落季节的来临,予人一种萧索落寞的秋季感受。临秋的蟋蟀响急,薄暮的寒蝉声悲,是景语,也是情语,映衬出作者的迟暮感。

  最后二句写诗人隐居山中,门庭冷落,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每天在林中散步,独与白云相伴,如闲云野鹤一般,充满幽居的情趣。这里说自己寂处山中,空林独往,只和白云期会,厌倦仕途的心情,约略可见。

  此诗主要申明作者自己无心世事,向往隐逸生活,抒发了一个隐士的情怀。全诗语言含蓄,意味悠长。

柴门:用柴木做的门。言其简陋。

空林:渺无人迹的树林。

期:约,约定。

相关文章

  • 背诵诗词|早秋山中作

    王维 唐代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

  • 【657】秋

    早秋山中作 【唐】王维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 唐|早秋山中作-王维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

  • 山中早秋

    天如碧水云徜徉, 漫步山坡秋色凉, 孤鸿一声松林外, 落叶飘零人断肠。

  • 山中早秋

    周末,照例是回故乡。 在故乡,离山更近,便想去山中,感受早秋的气息。 我们这儿没有什么名山大川,有的只是一些不知名...

  • 背诵诗词|春中田园作

    春中田园作[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6f2836c5d2b8.aspx] 王...

  • 诗词背诵

    一、《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 海棠未语,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

  • 草书唐诗四首

    早秋山中作 王维 无才不敢累明时, 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 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 山里蝉...

  • 王维诗一首

    早秋山中作 王维 〔唐〕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

  • 9月8日

    9月8日背诵的诗词篇目为:王维的《鹿柴》、《竹里馆》、《山中送别》、《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程颢的《春日偶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背诵诗词|早秋山中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ph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