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尘世修行

尘世修行

作者: 希音无问西东 | 来源:发表于2022-07-04 23:37 被阅读0次

    《毛姆传》的作者赛琳娜•黑斯廷斯说:“从故事构思、人物塑造、故事背景到叙事调性,《刀锋》都堪称毛姆的巅峰之作。”

    本书是毛姆创作生涯晚期70岁高龄最重要的作品,发表于 1944 年,此时战火烧遍整个世界,数千万人丧生,生命与文明同样的脆弱不堪。人们禁不住会问:生命的意义何在?如果我们曾经历过现实世界里的孤独、荒诞与幻灭,想找到生命的得救之道,那跟随拉里的脚步就可以带我们找到。

    一战后,飞行员拉里虽然退役返乡,但由于好友在战争中为救他而丧生,从而开始向自己的内心展开古老而深刻的追问:“既然世间有善,为何恶亦相生?”他看到了精神的大门,也摸到了钥匙,自此我们看到拉里灵性生命的逐步成长,就好像思特里克兰德面对抛弃家庭的质问时的回答“我要画画,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是一种本能的追寻,是天命使然。

    拉里的旅程中遇到一位向他传福音的牧师,他质疑过,同时也是基督教一直以来的需要面对的问题:上帝既然是大爱全能的,为什么要允许罪恶的存在?那些实施“恶”的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既然如此,善良的人还需要继续选择做好人吗?

    神父回答罪恶存在的意义是正确的,无论是撒旦还是苦难、忧患,都是上帝手中的工具,是考验人的试金石,比如《圣经》中约伯的故事。真正的善良,是纵然见过人性的恶,但内心依然坚定地选择善良。

    那些行恶之人真的未得惩罚吗?先不说因果报应,相信科学的人总会相信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是会传承的。所以选择做好人本身就是一种奖赏。

    后来拉里在印度遇到一位瑜伽师,虽然没有面授多少东西,但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榜样,坐在那里就是绝对的显化。拉里在一个群山的密林中获得了一次超验的体验,灵魂短暂的与绝对溶为一体,体验到至高的欢乐。

    西方现代哲学开始有“我思故我在”,“我”是认识世界,感受世界,运用理性的基础,失去了“我”不知将如何理解世界,“我”的感觉、欲望是如此强烈,使得整个世界都围绕着“我”来运转,而“我”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印度人则相信灵魂源自绝对,两者是同源的,由于绝对是无限的,灵魂也是无限的绝对本身,所以人类要寻找的东西就是灵魂。当灵魂在融入绝对的过程中会失去“我”,类似无我,这是西方哲学所忽略的,灵魂在轮回中受苦,当它穿过重重障碍后会回到绝对中去。当人没有了自己,才能真正地做自己。因此,人活着无论哪一世,都要行善积德,想要杜绝轮回之苦,就为自己的灵魂修行。

    回美后,拉里毅然舍弃了自己的全部财产,开起了出租车,出租车对拉里来说就是托钵僧的手杖和食钵,是活在现实、大爱在现实、修行在现实的媒介。对拉里来说,做什么已经不重要了,他的心灵始终充满自由,拥有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喜乐。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现实。而是在尘世间,在日常生活中。烦恼即菩提,当我觉得不舒服的时候,就是修行的时候。对我来说,问题出在哪,哪里就是我修行的道场。“到印度”不是目的,修行才是。

    拉里先后舍弃了社会地位、工作、爱情,最后处置了所有财产,他按照印度教的教义过起了一种平静、节制、富于同情心的“内心平和”的平凡生活。而作者“毛姆”,这位在全书中洞悉一切,对人性充分把握的作家,虽然他有钱向不喜欢的人说滚蛋,但经过一夜长谈后,他竟然还需要一片安眠药来入眠。

    生命是宇宙的奇迹,我们是宇宙的观察者,为了克服对死亡焦虑的恐惧,我们需要寻找生命的意义——“我认为一个人能够追求的最高理想是自我的完善”,因此,所有生命都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利:那就是实现自身最大可能的发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尘世修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vj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