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天福宫 - 石碑,门神,太监

天福宫 - 石碑,门神,太监

作者: 番薯叶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2-23 22:24 被阅读0次

    石碑(和 上方匾额)

    记录当时的事实,为后代留下深嵌入石的文献价值。

    历经战争,除了主体建筑,天福宫站前的所有的文献,如会议记录,账本,名册等等,现在几乎荡然无存。这几块石碑便成为研究天福宫历史的最原始资料。

    创建者跨帮群的思维:

    “新加坡天福宫崇祀 圣母神像,我唐人所共建也。”

    “我唐人由内地帆海而来,经商兹土,惟赖圣母慈航,利涉大川,得以安居乐业,物阜民康,皆神庥之保护也。我唐人食德思根,公议于新加坡以南直隶亚翼(马来语“海湾”之意,即今直落亚逸街)之地,创建天福宫,背戌面辰,为崇祀圣母庙宇。”

    这个宏愿,今天也算实现了,天福宫确实成为了华族精神文化的重要遗产。

    也表明了妈祖的神职:包邮南来的人们。

    这里一共有四个石碑

    两块1850年立起的黄岗岩碑:《建立天福宫碑记》,左东墙为正碑,右西墙为副碑。

    一块1906年立起的大理石碑:《重修天福宫碑记》。

    一块2000年立起的大理石碑:《重修天福宫碑记》。

    1850《建立天福宫碑记》

    道光三十年荔月 = 1850年农历六月(建庙10年后)

    整块黄岗岩大石,两块同样大小,246 x 131 厘米

    正碑记叙首任大董事陈笃生等人建庙缘起,经过,和筹款总数等

    建庙是为了祭祀 妈祖、关圣帝君、保生大帝 和观音,并“为我唐人会馆 议事之所”

    3位大董事,9位大总理,捐金人士从3000元到24元,共计402名

    副碑记录了修建时候的捐款名单,和修建材料账目

    筹款31000多元,支出37000多元

    陈笃生农历六月立碑,年底去世,副碑上长子陈金钟的大名令人揣测是在为其铺路

    目前本地中文碑刻中最早的建筑史文献。记载建材种类,来源,技术,开销等。

    天福宫最宝贵的历史文物之一

    1906《重修天福宫碑记》

    大理石

    1906(建庙66年后)首次大重修

    第三任大董事陈武烈所树立

    记录了修建时候的开支账目,和当时天福宫全体领导人名单

    文字中保留了大量的当时通俗用语

    很有意义的历史和语言研究材料

    翻新重点:建立大戏台,增添西洋花砖和铁栅栏,以及南洋色彩风格

    今天天福宫规模风貌,就是当时确立的

    2000《重修天福宫碑记》

    洁白大理石

    福建会馆馆长黄祖耀所树立

    记录了重修的经过,和会馆理事名单

    左匾额《光被四表》

    “妈祖的光芒笼罩四方”

    1840,建庙时所立的重要历史文物

    鹭江是厦门,赠送者是源丰行主人,源丰行是厦门出洋贸易14家商行的总行

    说明当时有密切的贸易往来,是新中两地早年商务的重要见证

    右匾额《恩流海国》

    “妈祖的恩德传遍四海”

    1868,建庙28年后

    闽安位于闽江口,是现在的福州马尾区,清朝驻有闽安水师

    蓝翎守备:相当于驻闽安海军部队参谋长

    门神

    自古华人就有请门神之说,不仅除恶辟邪,而且还会万事如意。最为大家熟知的门神就是这秦叔宝和尉迟恭了。传说李世民杀人太多,夜不能眠,便请来二位名将夜里守门,才睡的安好。看这四位戴盔披甲,手执金钺,神姿威武的护法将军具有降妖伏魔之势,很是威武。

    太监

    正门两侧的四个门神则与众不同。从其神态和服饰看来,不是文官,也不是武将,而是太监。天福宫祭拜的主神是妈祖,妈祖是天后圣母级的天神,她的宫庙由太监‘站岗’是可以理解的。太监的手里持有御玺,尚方宝剑,拂尘等物。这些都是皇上身边的物件,由此也可看出天后级的妈祖的地位。

    四人两两相对,每对都能看出其中一人为汉人,另一人则近似印度人。

    地理原因:新加坡一直为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各族人士都有,新中之间海洋阻隔又不便,因此推测当时华人庙宇的创建与维护,也会有其他种族的参与。

    历史原因:新加坡多元文化之间长期的相互交流,建筑装饰文化带有南洋特色。

    1977年由本地画匠萧国珍先生所绘。白虎门的右门扇上还可以看到“星洲 国珍 Kok Tin Studio”的名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福宫 - 石碑,门神,太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ym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