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整理“吴军·硅谷来信”的第20封信还是时,吴军引用了格拉德威尔的书《异类》中的一段话:“‘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为什么一辈子都到处碰壁呢?主要是因为TA(谁能确定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不是女性)的思维方式不对。智力≠智慧。格拉德威尔认为:这位悲剧者的命运,在他诞生在一个条件非常差的家庭的时候,就被决定了。’对于这个观点,我不赞同。但是思维方式决定命运,这点我确实赞同。”
“对于这个观点,我不赞同。”这句话,一下子击中我那敏感的小心灵,于是,我又开始反(duo)思(xiang)了:假若我看到格拉德威尔的这个观点,我当时会怎么想?答案是:仅仅是看到了,并没有什么想法,仅仅过眼不过脑,感觉自己记住了,就没有必要再对这句话进行思考。于是,在将来的某个与人聊天的时刻,拿出来想反驳/赞同别人观点的时候,含糊不清、词不达意并尴尬的说出来,获得别人对你的低看的眼神,以及一颗又受伤的心。这是一个死循环,无解,知道我动笔写下这篇文章。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也比比皆是。好朋友聊天时说出的“不是啊,我们那边都...就是那个...哎,该怎么说呢,就是在我们那边都跟你说的不一样”,还有课堂上老师自问自答的讲课方式,读很多遍依旧记不住的英文单词,出工不出活的“伪工作者”...
说起中国教育,我们涌现在脑海的是一堆要吐槽的抱怨:应试教育由于老师一位地灌输,压抑甚至消灭了学生思考的主观能动性,致使我们的生活寡淡无味。但是,到了大学这个充分被解放的时期,为什么你的生活依旧黯淡无光?
吴军说:“人一旦心态变得非常低,就很难提升自己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当老师不在我们身边了,我们自己却成为了“老师”,并且,依旧是制度弊端下的老师,那些年你想要改变的地方,想要改变的方式,你依旧没有改变。我们继续“填鸭式”的给我们的眼睛浏览新知识,并且依旧左耳进右耳出,在十年寒窗苦读的作用下,在大学里,虽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老师,但我们依旧“被灌输”了,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用俗话讲:习惯真可怕。其实,习惯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把习惯当做习惯。
今天看了一个新闻:是林志颖带着他的儿子Kimmy参加法国的读书周,虽然拿了第一名,但是被管理人员劝告退出比赛。原因是:Kimmy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会影响小孩子不能很好地体验读书的乐趣。
所以,读书是这样,做事也是这样。练就任何方向的技能,你都避免不了阅读。所以,不要过眼不过脑了,浪费时间。
祝你能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