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有个吃货说爱吃鱼腥草,也许是得知南方水多土润,便寄来一包种子给我,吃货称那是鱼腥草的种子,让我赶紧“春种一粒种”,以便“秋收一大捆”,到时候她要用肚子来验收。
这我哪能拒绝呢?当即我就弄了个弃用的小鱼缸,别管合适不合适,装上营养土,撒上一把种子,然后将小鱼缸搁在窗台前。我施肥、浇水,保持通风,给其适当的光照,悉心照顾了一个多月,绝大多数的种子都阵亡了,好容易长出了十多株十几公分的“玩意”。

是的,只能说长出来的是“玩意”——通过网上对比,我可以拍胸口断定它们绝对不是鱼腥草。我拍照给吃货看,吃货大呼上当,还要去找卖种子的商家理论、给差评。
既然不是鱼腥草,那它们究竟是什么呢?我拿手机的“识物”功能扫描它们,却“无法识别”。
如今,我半脑子疑惑、半脑子期待地养着这盆“玩意”,心里想:它们会不会有一天长到天上,我得以沿着它们的藤蔓爬上天,然后摘下一颗星星送给给过我糖吃的人?
呃,言归正传:是否有认识此“玩意”的朋友,恭候您给科普科普!
文/若安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