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9月,教皇科学院就“脑与意识体验”主题举办学习周,重新将意识的研究推上前台。
学习周的领头人是澳大利亚一个著名医生兼生理学家约翰·卡鲁·埃克尔斯爵士。埃克尔斯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神经科学家,他成功了,并且与著名的神经生理学家查尔斯·谢灵顿共事。
他开始研究突触位置的神经传导方式,起初他认为突触传导依靠电信号,但在一番坚持不懈的验证后,他转变了观点,认为突触传导依赖化学信号。
在其后的10年间,埃克尔斯阐明了脊髓运动神经元突触的兴奋与抑制机制,转而开始研究丘脑、海马和小脑。在主持那个著名的学习周的前一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埃克尔斯认为,所有知觉体验都是特定模式的神经元激活的产物,产生记忆的原因是突触效率的增加。但是,他仍然没能突破二元论的局限,只不过他用激活的大脑皮层中的某种神秘感觉取代了笛卡尔的松果体。
尽管如此,学习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所有讨论被结集成册,形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脑与意识体验》。报告被大致分为三类,主题分别为意识的三个组成部分:知觉、行为和意志。
《意识本能》的作者加扎尼加,他的导师诺贝尔奖获得者罗杰·斯佩里也参加了这次学习周。
斯佩里因他的裂脑研究而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是他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基于逻辑,涌现的心智功能可向下控制脑活动中的电生理事件。
这打破了行为主义和唯物主义共同的核心假设,即大脑中的客观物理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因果关系完整的刺激-反应网络:它不接受、也不需要任何来自意识或心智力量的输入。
学习周的最后一天,神经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麻省理工学院的心理学家汉斯-卢卡斯·托伊伯总结道:每当我们试图解释意识依赖的系统或机制时,肉眼可见的意见分歧就诞生了,我们甚至没有把握如何才能确定意识的存在意义。
埃克尔斯对笛卡尔的二元论观点深信不疑,认为心智和身体是两个独立的实体,尽管他未能找到支持这一观点的实验证据;更多人则倾向唯物主义学说,认为心智或者说意识产自物质,但依旧无法理解其中的原理。
而对于斯佩里而言,意识可能具有实际的操作性意义,即心智过程可能存在向下的影响。
进化理论使得有关意识的唯物主义理论分为两派:涌现论和泛心论。前者认为意识是无意识物质达到一定复杂程度或组织程度后涌现的性质;后者则假设一切物质皆有主观意识——尽管可能类型不同,从而彻底舍弃了物质如何产生意识的问题。
泛心论的核心观点在于,不需要用涌现和复杂度的概念来解释意识,意识是一切事物的固有属性,从岩石到蚂蚁再到我们人类均是如此。
斯佩里显然是支持涌现论的,他把意识体验解读为大脑活动的一种非还原论的(无法被分解)、动态的(随神经活动变化)和涌现的(大于意识产生过程的总和)性质,并提出它无法脱离脑而存在。
他还特别强调,脑中以及宇宙中其他地方的这些涌现的模式性质具有因果控制的能力。他的观点彻底否定了任何形式的二元论,大脑中不存在神仙鬼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