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取名:北京,再见吧!
但其实这并不是一篇告别的文字。
没错,如上,因工作调动,我要离开北京去往下一站。
留下或是离开,其实从未有过刻意的计划。
这几年,尽管早就过了醉心于吃喝玩乐的满足,我依旧会为探索到每个新的街角而欣喜。
而在这个被称作帝都的地方,我最熟悉的还是东边安静的大阅城和西北拥堵的后厂村。
我最爱的CUC一角 大阅城 有着”中国硅谷“之称的后厂村中关村软件园眼看默默写字一周年了,旅途的下一站也即将到来,不如就分享一些近几年自己对城市和人的感受吧——
01 陌生的城市如同陌生的人,别急着定论
北京于我而言,和任何一个陌生的城市一样,我并从未因为它是否离家遥远,又或者是节奏太快而带有情绪地看待它。虽然多少次身处在拥挤到爆炸的西二旗而烦躁、早晨稍晚出门整条街上都找不到一辆共享单车、5公里的车程会堵上2小时、软件园里21点后打开滴滴永远看到的是200多个人在排队……但也有让人安静到喜欢的街巷、被我嫌弃却早已接受用假花来装扮的院落。我很幸运,只在第一年到来的时候见识到了寒冬里的雾霾,往后,越来越好。好到我总是和爸妈说,出门都不用带伞!也大概是那一年被荷兰忽闪忽闪的雨弄怕了,觉得出门不穿雨衣、不用带伞实在轻松!
一座陌生的城市,如同一个陌生的人。没有接触过,别人的评价你可以参考,但一定不要被影响。但我觉得比这更重要的是:没有接触过,就不要随意评价。你无法知道什么是事实,什么是主观评判。即使你看到了一点,验证了你的看法,但那不代表全部。
去体验,去感受吧!
02 城市美不美,其实和我们没有直接关系
小时候的我总是会被天气影响心情,为此我还特意写日记给语文老师,和他探讨天气对人的情绪的影响。
也许是长大了,也许是走过的每处,遇见了很多值得用心体会的人和事。我对美的接纳从过去到现在也已发生了改变。比如就拿上面提到的院落装扮这件事,在徽州小院,即使是农家屋舍,大都也还算精致,一棵什么样树、一个多大的池塘、摆在什么样的位置、地面上用什么样的碎石、碗片铺成的花纹等等都有很多考究,而在北方的庭院中就难以见到。
被我戏称为“假花”的装饰随处可见 北京市怀柔区的某农家小院我承认第一次住在八通线周边的酒店时内心是不适的,还有第一次发现温泉池旁很多装饰竟然是假花时有些失落。但它们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不会再因为一座城市这个地方所呈现的样子而有什么不良情绪。
前几年,有小伙伴对我说:很喜欢南方,一定要去那。结果去了之后,发现老下雨,很不舒服,冬天也没暖气,十分不适。最终决定回到北方。其实我特别理解,人都有自己内心的偏好。但我也对ta说,那些外在的环境,和我们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的喜好、思考,很多时候早就有了答案,而外界的这些,或许只是给一个增加舒服你自己的理由。
2018年在荷兰,面临着要留下还是回国的选择,我整整纠结了一个月。尤其每当我遇上骑着车子就突然被雨淋着的瞬间,我就一边停车拿起雨衣,一边告诉自己:“不行了,我必须回去,这样的天去可受不了。”其实我后来才明白,内心早已经有选择,和天气并没有直接关系,重要的是我本身的察觉。
03 人活着,要有一些使命感
你有没有问过自己:自己活着使命是什么?
有人和我说,他的使命是因为偶尔走进了一个圈子后做成功了,从而希望能够改变某些环境帮助别人;也有人和我说,会因为采写的一篇报道被当事人看到之后的快乐而感动,并相信为之坚持的意义;还有人和我说,我决定放下眼前这份工作,去选择工资减半但却是自己一直挂念的那件事了。
我很钦佩也很认可这些能够为自己使命坚持行动的人。
它不需要你整天挂在嘴边来说,但它一定是在你种下之后指引前进的无形力量。
前几年在北大参加非盈利组织JA中国的讲座,创始人分享了从0到现在的故事,他提出的这几个词让我第一次意识到个体和组织一样,需要思考这些命题,它们分别是:
mission statement (使命)
meaning (意义)
purpose (目的)
trust worthy (信念)
当有一天真的有人面对面问我,并且不止一次地问我时,说完之后,我会有些不可思议,自己已经开始有了更清晰的价值观了,而我也看到了询问我的人眼里在泛光。
西下04 被虐之后的你是什么样,你的世界就会是什么样
来到这个世界,谁还不被虐几次?
只是,在我的世界里,并不希望因为被“暴力”相待了,自己就还予这个世界“暴力”。
每个人都值得被温柔对待,如果不相信这些积极的存在,那一定是还没有遇见过。
当然,懂得边界和分寸是前提,但也不是随处可见。
美好的东西,都很珍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