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片时代——第二篇

作者: 秋天广场 | 来源:发表于2019-07-28 12:51 被阅读449次

此系列的第二篇还是选择了七爷的书报。

当初肯定是想不到网易博客会突然OVER,所以包括七爷在内的众多博客时代大咖的那些最具风华的书报都没有保存。当然,尽管并非代表作,但依然能从中领略风采之一二。


作者:燕小七

尘世间最极致的浪漫——源氏豪藏版!

今天的书报写的是源氏,但我却想先说说红楼梦。

准确的说,我想先聊聊曹雪芹和紫式部。

这两个人,有着很相似的人生经历。

先有请列祖列宗: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曾任江宁织造(专门制造宫廷所需的丝织品,一等肥缺),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这个猛!但我为何会联想到叶子),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巡盐监察御使顾名思意就是巡查盐务的监察御史,代天巡运,权威极大。康熙五十九年至雍正四年,陆续停两广、福建、长芦、河东、两浙等地盐差,仅在两淮还派有巡盐御史。这当真是霸气到极点的事了),极受康熙宠信。(说到宠信,曹寅还有更牛的事迹,有一年年中六月上折子给康熙爷说:老大,你交代的任务我都尽心尽力的完成了,八月左右基本工作就能告一段落,您看您这么照顾我,我这边工作一结束,立马来看望您老人家。康熙御笔回复:别介,你就先忙着,不急着来,办事仔细谨慎些,有啥事直接向我汇报,我都帮你罩着,另外你赶来赶去也麻烦,来就不用来了,明年开春,我去找你玩。)康熙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太屌,无以言表。。。)

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锦绣”之乡生活中长大的,少年时代过着富贵奢华生活,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这个就是乱按的罪名,罚没的家财,雍正顺手就赏了别人。连补亏空的念想都不留一丝。政治斗争的波诡云谲可见一斑。)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

除了仗着一支生花妙笔笑傲文坛外,曹雪芹还兼有诗书画三味一体,且能力满值。曹先生擅丹青,尤喜描绘突兀奇峭的石头。且芹圃先生(画画的笔名)的画自成文章,早年历经坎坷,阅尽世态炎凉,故而落画:椽笔飞块垒,尽抒不平意。

虽然晚年生活相当屌丝,但是幼年淬炼而成的高富帅精神深深扎埋在骨子里,因此穷则穷矣,曹雪芹的住处却是有小溪阻路,隔岸望之,土屋四间,斜向西南,筑石为壁,断枝为椽,垣堵不齐,户牖不全,而院落整洁,编篱成锦,蔓植杞藤……贫苦至此,生活中的小资情调依旧满满洋溢,叹服。

才高八斗,蔑视权贵,技冠绝伦,一贫如洗。

对比着看,这便是孤傲的最彪悍诠释。

便是全身充盈着这股傲气,十年写就八十回的红楼梦。很自然的,曹雪芹此书在文学史上的造诣和地位之高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经年流传,未逢敌手。

那么,再来说紫式部。

其实紫式部只是一个艺名化名笔名诨名网名一类的东西,作者的真实姓名因为当年日本平民女性地位极其低下的缘故,千百年来变得扑朔迷离。(日本古典文学界为了证明她的本名是不是藤原香子干架干了几百年,当然除了一些确实特别较真的人,也不排除为了某个版本的销量写软文的可能性,这好歹也算一种有骨气的吃软饭方式了。)

紫式部的爹地是一个地方上的类似街道办主任的小官,干的确是相当于人事兼对外事物之类的工作,然后同时又是一个图书管理员。(不是每个图书管理员都有开二档的潜质。)紫式部从小就跟着父亲学汉学,和歌以及佛学。

父亲的官衔式部和源氏物语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紫姬组成了这个笔名。

人到中年的紫式部按先后顺序死了妈咪,死了爹地,死了哈尼,守了十年寡,生活变得困难,幸好当年做图书管理员的爹地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造诣方面,紫式部确实是当时那个年代出类拔萃的人物,因为相同的爱好,很多不同身份的人走到了一起,其中有一个超级牛人叫做藤原道长。

这个藤原道长有个女儿,这个女儿是个皇后。

一切就是那么的机缘巧合,上帝开了一扇窗,关了一扇门,死了三个人。

一部传世经典,就此诞生。

不知不觉中,本次书报的主角已然过场一遍。

重新介绍:

‖源氏物语豪藏版‖

16K,带盒,绢面硬皮外壳,线装。

纸张和印刷技艺达宗师级水准。

共计七本,分为:

星之章,花之章,炎之章,月之章,风之章,水之章,雾之章。

个人非常喜欢这种素洁淡雅的设计风格,所谓的古典美。

紫式部入宫后,皇后给了她个职位:读书伴当。读了没多久,紫式部就显露出对当时宫廷文学类读物匮乏及深度不够等不满的情绪。于是皇后发话:既然你这么拽,你写一篇看看。

当然,皇后根据自己的喜好列出了纲要:

一个中心:必须是写皇家贵族的。

两个基本点:有情事,有房事。

一代种马光源氏应势而起。

看到这里你多少有点明白,其实源氏物语骨子里算是一篇那个年代的言情小说,偶尔擦边一些淫靡的情色(当然,那个年代的情色尺度与现今有天渊之别),写来讨好皇后天皇,让他们奢靡的生活再变得活色生香一些罢了。其实主基调和金瓶梅差相仿佛。无非一个是写官一代的,一个是写市井小民的。之所以现在的人们把源氏物语当正剧来捧,是因为紫式部的文笔确实是太过唯美了。(我看了丰子恺和林文月的两个版本节选,较为偏向林版的,感觉更贴近作者的本意,而且女人的心思毕竟还是需要女人来解读,才深刻。)

八十万字的源氏物语。每卷都以一个女人的名字为卷名,而紫式部最为人称道的就是每个女性的人物性格都刻画得无比鲜明,生活动人。

拉页

略微翻过源氏物语,再回头看漫画版,发觉大和和纪在人物表情的拿捏上确实显露出大家风范。稳,准。

美化了的种马。

这种价格的书居然刷了4刷,你不得不佩服大和和纪在日本漫迷心中的地位。

日版的彩色印刷技术我就不多说了,大家自己欣赏就好。

然后我又别有用心的拿出了封神完全版的海报来参照。

细节处方显峥嵘。

在源氏物语各个女性的解读中有一句话总是让我耿耿难忘,清音绕梁。

桐壶,藤壶,紫——

三生石上一脉同根的三朵紫藤花,次第盛开,又次第凋零,似乎绽尽了整个物语世界的春光。

源氏物语近百万字我读了零头都不到,自然不适合妄语断言,也省得被源迷们小刀戳痛脚。

只是我对那种擦边的情色描写还是有些兴致的,因此尝试着玩了一下。

罗裙尽褪处,那柔腻腻一身玉也似的白璧,青丝摇乱,朱唇点散。却是这般无语相望,便激得他蒲掌怒张,将那一对粉兔推将。破碎眼底的迷惘,换来她自喉底深处压抑日久的那一丝欢畅。

血脉贲张,覆身其上,铁杵昂亢,疾触粉浆。

轻溯,浅回。

悔,不悔?

苍穹中有振翅声自夜色中破空而至。

有鸦静落,乜眼观星。

正如慰劝曹先生的那首诗: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便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写照了。

倘若心态再放宽些,漫画亦如是。

书报大戏,正式开始。

谢谢捧场且继续捧场的朋友们。

明天见!

相关文章

  • 纸片时代——第二篇

    此系列的第二篇还是选择了七爷的书报。 当初肯定是想不到网易博客会突然OVER,所以包括七爷在内的众多博客时代大咖的...

  • 《百年前的交游》笔记

    作者喜欢收藏旧纸片,喜欢探寻有字或图的纸片背后的故事,因为这些纸片记录了过去人的生活细节,见证了时代的发展...

  • 纸片人

    什么是“纸片人”? 网络上的解释是这样子的。 但我想说的纸片人,是我们的现状! 这是一个塑造纸片人的时代。 工作的...

  • “纸片人”的时代

    今天是2019年5月5日,是我生命中平凡或不平凡的一天。我这一天看到了很多人,说了很多话,经历了很多事情,...

  • 三道贩一周荐读 - 2015Week32.1

    Digital Journalism: The Next Generation : 数字时代新闻学系列文章第二篇。

  • 我喜欢的作品,第二篇(续)文传版龙珠单行本

    终于有时间补下书报了,第二篇中我最想介绍的是龙珠,想必纸片党中没有不知道这篇作品的吧,就算新人也会半推半介的了解到...

  • 大家都来晒书柜——书报活动第三期:《漫漫十年》——致敬纸片的黄金

    2019年,这是一个纸片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好在于国企中商大放福利,坏在于全民倒爷炒书,让我们时间倒退...

  • 纸片时代——第四篇

    乔爷曾经道出纸片党的来龙去脉: 纸片党最初发端,是在一个叫做“漫游酷论坛”的地方,当初这个论坛一向有“晒物”的光荣...

  • 纸片时代——第三篇

    这位老兄的书报向来惜字如金,每每总是寥寥数语却能清晰的道出个人观点,也曾经介绍了不少很棒的青漫,当年也是看了这位老...

  • 纸片时代——第六篇

    印象中纳兰很少这么正经的写一篇书报,也许是本作的厚重使然 ~ 作者:纳兰 天上之弦——天之高远,魂之所栖 这是一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纸片时代——第二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sc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