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可是,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千差万别,追求幸福的途径和方法也有很大不同,这正是造成有些人终生追求幸福却求而不得的主要原因。
所以正确地理解幸福的含义就很重要。
最近几年,我在很多有关哲学和心理学的书籍,尤其是积极心理学的书籍中,读到过不少关于幸福的话题,感觉自己对幸福的理解,是越来越深刻了。不过,这几天,我从在读的路斯.哈里斯的《幸福的陷阱》一书中,对于幸福有了新的认知,我感觉这对于我以后的生活选择有了重大影响,忍不住分享一下。
路斯.哈里斯说,“幸福”有两种不同的含义。通常人们认为幸福是指一种感觉,一种愉快、高兴和满足的感觉。但是,幸福实际上还有另一个含义,是指“一种丰富、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是“一种在向自认为真正有价值的方向生活时的正在好好活着的深刻感觉”。
对于这两种含义,你认同哪一种呢?
说实在的,此前,我所理解的幸福大多是指第一种,当我说“祝你幸福”时,我也往往指的是第一种含义。这种幸福要的是纯粹的愉快、高兴和满足的感觉,不想要焦虑、烦恼、痛苦。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采取的正是这一种幸福观。
但是你是不是发现:这种快乐和幸福的感觉往往无法持续,无论如何抓取,总会随风而逝?很快我们就会不再满足于已经得到的,而去追求更多的。而且,越是努力去追求快乐,就越可能遭受焦虑和抑郁之苦,从整体和长远来看,以追逐各种快乐感作为人生的目标,并无法令人获得真正的满足。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真相是:痛苦是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根本无从逃脱。身为人类,我们要直面现实:我们迟早会日渐虚弱,历经生老病死;迟早会因为被拒绝、分离或者死亡,而失去重要的关系;迟早会遭遇危机、绝望和惨败。这就意味着,无论形势如何,我们都终将体验到那些令人痛苦的想法和情绪,特别是当我们习惯于比较、评价和自我贬低时。
相比来说,第二种含义的幸福,似乎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让人感觉更扎实、更持久,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这种幸福抓住了生命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去创造一种有价值的生活,并且是围绕自己珍视和看重的价值观去行动。这种幸福观的内涵是,只要我能够向着自己珍视和看重的价值去行动,我就能忍受一定程度的痛苦和不适,并为它们创造空间,超越它们。毕竟,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去创造一种有价值的生活。
如此,有关幸福,你是不是更倾向于采取第二种含义呢?就是我要追求的幸福,是一种丰富、充实、有意义的人生,一种能向着自认为有价值的方向努力的好好活着的深刻感觉。在这种理解之下,我们不用刻意去回避痛苦和不适,而是去超越它们,更多地集中注意力朝着自己看重的价值观去努力。
实际上,我们可以从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身上来反观幸福。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蕾莎修女,一生致力于帮助穷人,收获了博爱而伟大的一生,她没有追求快乐、愉悦,而是付出了很多艰辛,遭受了很多困苦,但她是幸福的。199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纳尔逊.曼德拉,一生中的大多数时光,并不能感受到快乐和愉悦,甚至一直是遭受各种痛苦,曾在牢中服刑27年。但从第二种含义的幸福来说,他是幸福的,因为他一直坚持为自己的价值观——正义、自由和公平而努力,并最终收获了伟大的胜利。
刷新了幸福观以后,我感觉豁然开朗了很多。我不会再逃避痛苦和烦恼,或者压抑和消除它们,因为我知道,那会消耗我们太多的精力,造成恶性循环(越回避,越深陷其中),妨碍我们做真正有价值的事。而一旦我们明确自己的价值观,明了自己珍视和看重的有价值的事,并且全情投入其中,以自己的价值观为指南针,承诺并投入有效的、有价值的行动,就可以让人生的时光更丰富、更充实、更有意义,从而更接近真切的幸福。
爱默生说:“一个人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让自己幸福起来。”我想,他说的就是第二种含义的幸福。那么,明确自己的价值观,投入到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中去,全情投入,坚持努力,始终如一,就可以幸福起来,收获持续的幸福吧。
那么什么是自己的价值观呢?我们下次再来讨论。
注: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爱心树A"原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