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慈:《社群营销实战手册》P1-84拆书有感
社群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但是这个词汇对我来说一直是雾里看花,首先我是很感兴趣的,想去经营好一个属于自己的社群,目的也是为了能够输出自己的价值,从而链接到一些比较有能力的伙伴,进而更好的目的是为了变现。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恰恰觉得很简单的社群,在很多方面却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所以,我就认真的把这本书作为一个入门指南好好读一下。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很有逻辑的基础知识,但是看起来并不枯燥,根据不同的理论,又有相应的案例,这样看起来,其实,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非常容易地去实践,这就是我对前84页的好印象。哈哈。
在这个部分我很有感想的地方是:评估社群的五个要素,也简称为“ISOOC”原则。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觉得某一个时期,比较热闹的社群就是一个好的社区,社群活跃的程度,是我们判断社群好坏的一个标准,但是这本书却给我了一个清晰的逻辑,就是可以从这五方面来判断,什么是一个好的社群?这五个元素就是,同好,结构,输出,运营,复制。
同好就是意味着这个社群成立的前提是,大家在一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大家可以在这个群里面找到极大的情感慰藉,极大的互动快乐和现实的利益,这三点的必须满足其一,社群才能持续。
结构呢,它是包括组成成员,交流平台,加入原则,管理规范,这四个组成结构做得越好,社群活得越长。
一般金字塔型的社群是适合在心理咨询,教师管理,咨询,法律医疗等专业的,专家老师的群。
而基于兴趣爱好,社交和商业连接的群,会倾向于构建比较平等的关系,属于一种平等的环形群。
运营决定了社群的寿命。而社群运营追求的境界就是学习教育里的好班风养成的过程,最终形成社区里大家共同维护的社群氛围。
输出呢,它决定了社群的价值。大家是在社群里分享的过程中,可以碰撞,激发出来一些碎片化的知识,然后可以整理系统化的输出,成为大家输出的一种品牌。
复制决定了社群的规模。可能我们一开始做社群的时候,就觉得,社群规模越大,能量越高,其实并不是的。往往是能量比较低的人,喜欢聚在一起,都以为人多势众就有了能量,其实,这恰恰相反。
所以我们一开始,不要企图做得很大,可以从40人的小群开始慢慢运营,人数到了300人以后,要限定更严格的入群条件,让能量升级,而不是盲目扩大规模。
这些都是书中很接有条理的一些内容。
最起码对我来说,我有了一个清晰的,判断社群好坏的一个依据,然后根据这五个点呢,我可以构想出自己的社群应该如何打造,应该从哪些基本点出发,进而去一个点一个点的去建立自己的社群。对于自己想去融入的社群,也有了一个评判标准。
借用营养医学界有句话,非常流行——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举一反三,对于社群来说,不懂得评判一个社群的好坏,胡乱的加一些社群,浪费了自己的流量,浪费了自己的精力,那是挺可惜的一件事情。
所以,不管你想不想构建自己的社群,学会了这五点,就可以判断出,自己到底需要把精力放在哪些社群上,又或者,我们在打入社群的时候,可以甄选哪些优质的社群去坚持,而不是,白白的浪费自己的时间。
不知道这几个观点对大家有没有启发呢?这是我的一点点浅谈,我希望随着后面那些学习,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社群的价值。
感谢秋叶大叔和白鸽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拆书的平台,让我有机会作为从来没有做过拆书的一个人,能够边学习边实践,和群里面的朋友一起交流学习。感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