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遇到更好的你

遇到更好的你

作者: 秀以 | 来源:发表于2017-09-23 23:02 被阅读0次

         

    遇到更好的你

          余秋雨先生说:“中国人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当你身上流淌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经》文化的时候,当身上流淌着“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论语》文化的时候,当你身上流淌着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时候,你才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小学教学中,接触到最多是温婉浑雅的唐诗和富含瘦劲气骨的宋词,在执教中,所有老师会感到古诗解读之难,精确分析,容易将诗肢解得破碎不堪,意境荡然无存;整体感知,又往往停留在草草了事阶段,让人意犹未尽。

         

    遇到更好的你

    古诗如何赏析?此瓶颈让人如鲠在喉,我们的古诗教学,单单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即便理解,也是老师生搬硬套的灌输讲解,而古诗中的魅力似乎也随时光抛向远古,而停留在了时空隧道里。

          鉴于此,将古诗教学试行探索。设立为1、将古诗读出平仄韵味,熟读并背诵,要求读时声音与意义贴切吻合。可先将古诗划分平仄,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平音读时,较长,而仄音则读的较短些,利用“平仄”规律反复诵读、揣摩练习,读准字音,读准停顿和节奏,读出各句不同的情感,在读中悟诗:悟情、悟晶、悟境、悟理。2、学会给古诗做批注的方法,(作者简介、古诗中的字解即某字在诗句中的含义;句解即某句古诗的释义;诗意即通过描写表达了什么,体现了作者什么。)3、学会鉴赏古诗,(用互文性、符码、声+色的规律、对比、词语密码等方法解开诗词奥秘)。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是沉淀了民族、人类共同认定的价值取向,这个价值取向就是文化,这样的文化是不能轻易解构的,而在古诗中,有很多固定的诗词意向,如“柳”意喻“别离”,“药”意喻“隐者、隐士”等,利用好这些固定的密码,就掌握了打开古诗之门的钥匙。

            在古诗教学形式上,可以分“改诗”、“辩诗”、“疑诗”等篇章展开。

        在经典教育上,我们需要思考它的价值,并非实用而是文化,1、作者写这首诗有价值吗?价值在哪?2、编者将古诗放在年级教材中的价值是什么?3、为什么要教这首诗?即教的价值。每个老师,都应该对自己的课程和教学有关于价值的思考,因为价值扭转乾坤,离开了价值的思考,何谈扭转课堂教学的乾坤呢?

         

    遇到更好的你

      古诗教学中价值取向:

    一、古诗教学应以诗性为重。如果按照逻辑推理,很多诗都有问题,诗的逻辑,是情感的逻辑、生命的逻辑,故古诗教学不是以理性为重而应以诗性为重,所谓“会心吟诵得其韵”,需注意吟诵的整体性和音乐性保护诗作为一个整体和生命的存在,将诵读融入教学全程而非某一环节,讲究诵读的整体性;

    二、古诗教学应以意象为重。“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如果读诗,能够说出意思而眼前、脑海里却不能出现一幕又一幕生动的、真切的、细腻的、鲜活的意象,那么等于没有读懂诗。没有意象、直抒胸臆者,不能称之为诗,所以,古诗教学不能以意思为重而是以意象为重,所谓“诚心直观得其象”。古诗要“举象”不仅“举象”,还要“造境”,只有在举象、造境的基础上,通过形象、意象,学生才能真正领会诗之三昧,呈现诗的意象,状难言之物于历历在目。

    三、古诗教学应以共感为重。“独感”即读诗时自己的理解,“共感”强调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传承传统文化,首先就需把握共感所谓“潜心涵咏得其意”,“意”非意思和意象,而是意象所承载着的人的情感、心理的意蕴和共感。(神韵、气韵、风韵、情韵、音韵)。

        伟大的诗歌书山、书水、书情、书百味人生,它是历史的瑰宝、是民族的符号,让我们推开古诗这道大门,让孩子尽情领略其中魅力!

    遇到更好的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遇到更好的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uh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