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札休.——
时间-景顺四年九月十六日
地点-慈宁宫
人物-太后-虞阙,敏良仪-乔佩玖
剧情-
——.启.——
-
九月十六 10:00
敏良仪。乔佩玖
世人永世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我乔氏指间烟云世间千年,如一瞬,如昙花一现,一瞬嫣然却会惊艳了诸人。艳花未久绽,不更不愿平凡一世。
佩玖病有月余,今日玉葱启妆为那溢彩为那流光,裁下娇衣三寸织成宫服,又拦住风流一段入我衣裙襟袖,袖间散尽如佳人。眉目染风月,眼藏春秋数载。
佩玖膳毕时携婢至慈宁。红门大兽方迎,金步慢慢,迤逦提步殿前,即使人前去通报,静候。
-
太后
启信折了几枝金菊回来,难得起了兴致,握着把金剪,将金菊长的枝杆与枝叶剪去一些,插在细口瓶之中,高低错落有序,摆在了榻前的桌子中央。
净了手取白巾擦干,昌玉晾了乔氏在外小半盏茶功夫(四五分钟的样子),见自己收拾妥当了才来禀乔氏前来请安。
“让她进来。”
昌玉去领乔氏进来,她将白巾放至案上,将护甲重新戴上,理正了角度,端坐榻上,吩咐启信取来那一册自己正在瞧的《地藏经》第十品的经文来,细细翻阅,室内静谧,听得到书页翻动时的纸张摩擦声。
-
敏良仪。乔佩玖
宫闱高墙,却要束缚我的一生率性为尊荣的陪葬。欲成大任则必先遭受苦难,九重虽红墙深裹却是晦暗无比,佩玖往后能熬过漫漫风雪,步过险路,许是佩玖不该只妄想红帐锦衾,多的应是贪着玳瑁金钗。
思琢几番时过几刻,终于得了太后应允,柳眉扬风如髻似般般入画,以为学之术故步履甚妖娆,声如歌也,音转音迂,
“妾参见太后,愿太后娘娘顺康春祺,万福金安。”
服身唱礼,未敢不妥。
“妾身体抱恙,久未问您安,还请太后娘娘恕妾之罪。”
一句恕罪蕴着两厢意味,往日无知闯下的祸端,佩玖今日便欲平。
-
太后
乔氏出身于后宫可谓是数一数二的名门闺秀,她犹记得刚礼聘时的明艳娇丽。
“知错能改便善莫大焉。”
略抬手,免人礼,目光未从经文上有过移动,右手捻动着佛珠。
“你如今明白了什么是进退有度,什么是分寸,什么是本责吗?”
轻翻一页,抬头睨了乔氏一眼。
“敢放肆到哀家面前,你倒是创了先例了,仗着你祖父是太傅便觉得哀家不敢处置你?那你可想明白了,你祖父又能再庇护你几时。”
伸手点了点大门。
“若你不姓乔,若太傅不姓乔,这辈子,慈宁的大门,你是只能望不能踏的。”
收回手与目光。
“你祖父也半截身子入土了的人了,你也少让他为你操点心,他替大晏操劳大半辈子了。”
-
敏良仪。乔佩玖
佩玖自个儿所为心下本就了然,此时也不顾及其他,素荑攀叠匍匐歉声,
“妾往日不识抬举,无理僭越,惹您同帝为难,教祖父为国事操劳半生,晚年仍为妾之劣性叩首谢罪,实属妾之大过。”
眸微闪盛了泪珠,压了三分音调方启唇道,
“妾得有今日,是您心慈宽宥,是妾扰过的诸位姊妹得礼忍让,妾领受在心,再不敢乱后宫宁和。”
垂目敛睫做足了伏降姿态,佩玖知晓她的怒火只因着甚么,至于这姿态,也继续柔声言语,
“往日妾酿下大错,只盼来日得您,得帝身侧好生侍奉,以赎无知之罪。”
-
太后
乔氏此言倒叫她高看两分,多引两分侧目,合上经书,瞧着乔氏发顶做思,隐约过了一柱香(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终究叹气道。
“起来吧。”
经书垫在手掌之下压在了案几上,侧首吩咐启信去泡两盏茶上来,殿中素来不喜人多热闹,故此时只余下了昌玉一人,般疏与伽楠在偏殿照料迈兮与昀儿。
“你可有小字?”
-
敏良仪。乔佩玖
一时间满堂静默,佩玖小眉川紧蹙着,待人又唤她起身,提帕拭了琼鼻汗迹,踱至次位去坐下,唇弧一弯,
“从前承欢祖父膝下,他总唤妾‘阿玖’,是从名儿单摘出一字字哄逗稚童玩乐,作不得甚么小字。”
屈指三叩案谢人一盏茶,才伸手接过瓷盏来,轻掀茶盖就得芬芳满堂,同堂中的檀香交绕而合,舒人心脾,佩玖略沉吟一遭便开了口,
“既是往日祖父的疏漏,妾今日又仰沐太后娘娘恩德庇佑,妾斗胆求您赐妾一小字,一来以便妾来日傍您身侧,您可时时以这亲拟的小字唤妾;二来亦教妾以这小字日日自省,守己安分为宜。”
-
太后
静默听人说完,适时一句。
“道教九为最极数,玖为九,你祖父一腔爱孙之心,可见真切。”
大家闺秀大多都在成年之时由父亲赐下小字,倒未想乔氏无小字,乔氏顺势的请求,叫她面容松懈了两分,也多了分笑意。
“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改日将名好生写下,再替你瞧。”
启信泡的茶是一绝,她用了一口,细香不腻,入口不浓,恰到好处。
“你如今能自省至斯,哀家已经很欣慰了,日后,可断不能再犯前尘之浑,前事当之后鉴。”
-
敏良仪。乔佩玖
佩玖往日心底压着一股戾气,不断沉浮激荡。然而此刻,她只是低眉颔首,得体的笑,
“妾谨从太后教导,再不敢有二心二念,惹了您烦忧。”
闻太后将取小字事留待日后,持笑面不改,轻轻搁下茶碗,往过已究,衷心亦表,接下只当同她闲话一二,
“这些日子妾病着,总是做梦。有时梦见祖父背着妾的父母予妾糖娃娃吃,醒来便是惘然。”
“妾确是想家了。您是妾的主子,亦是妾的长辈,今日妾的精神好些,便来讨您的宽宥,也盼着总能在慈宁伴着您,得心下安宁。”
-
太后
手中佛珠轻微转动,轻搁于案,捧过盏拂沫轻抿,吹过的热气又腾扑在面儿上。
“想家了可与家中互通家书,哀家这慈宁,有迈兮与昀儿,日子也不无趣,平日抄些佛经,你也不一定喜欢,不必拘在慈宁。迈兮与昀儿年纪小,喜欢吵闹,你年龄小又没养育过孩子,只怕是不喜欢。”
将茶盏搁回案几上。
“好了,陪哀家去小花园走走吧。趁那两小子还没闹腾起来,你还能清净一二,待那两小子闹腾起来了,你就呆不住了。”
-
敏良仪。乔佩玖
实则明言尽在话隙中,太后讲得明白,佩玖听得清楚,自然不用多去说的。
见人欲起,身侧的姑姑也未着急去扶,佩玖上前撑她臂肘起身,不似待余人那样虚渺一力,而是实实在在地托揽她肘窝子。约见三分殷勤底下砸着七分关切,
“妾是年轻些,却也是天家的嫔御,那二位养育在慈宁闹腾您,妾却未曾分担一二的,只给您徒增烦忧了。”
随人至小花园,后话不提。
——.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