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干》是西周贵族举行宫室落成典礼时所唱的歌。
- 下莞
上簟
,乃安斯寝。乃寝乃兴,乃占我梦。吉梦维何?维熊维罴
,维虺
维蛇。
下铺蒲席上竹席,君王安然入梦乡。睡梦之中忽惊醒,快来将我梦细解。君王做了啥好梦?梦到熊罴高又壮,梦到虺蛇细又长。
莞:蒲草,可用来编席,此指蒲席。
簟:竹席。
寝:睡觉。
兴:起床。
我:指殿寝的主人,此为诗人代主人的自称。
维何:是什么。
维:是。
罴:熊的一种,也叫棕熊、马熊、人熊。
虺:一种毒蛇,颈细头大,身有花纹。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国风》是按国别编排,《雅》《颂》则以十篇为一组,以每组篇首的篇名为组名。
如《小雅》从《鹿鸣》到《鱼丽》十篇,就称为《鹿鸣之什》(伍、什是中国古代的计数单位, “某某之什”,即某某等十篇诗)。《大雅》从《文王》到《文王有声》十篇,就称之为《文王之什》。《周颂》从《清庙》到《思文》十篇,就称为《清庙之什》。十篇以上带有零数的诗篇,不另立篇什,就编排在最后一组篇什内。
《小雅》共有七十四篇,其中部分诗歌与《国风》类似,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
《鸿雁之什》:鸿雁、庭燎、沔水、鹤鸣、祈父、白驹、黄鸟、我行其野、斯干、无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