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远的背后带领》读书笔记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人们的生活,解决温饱已不再是问题。
随之,很多家长更能细微的去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允许孩子活成他们自己。
但也有很多长辈因为曾经的苦难,潜移默化的想去把孩子教育成自己塑造的样子。
想想我们家,爷爷奶奶因为见识了曾经的饥不裹腹,对于自己的孩子,在挑工作时,坚持让他们选择所谓的“铁饭碗”,爷爷奶奶当时是工薪阶级,在他们那个年代是收益的一代人,所以特别相信所谓的国家政策。
三个娃,两个人民教师,一位军人。
不知道其他兄妹俩感想如何,咱家刘先森,工作了上十年,对自己常以“教书匠”自称。
不太喜欢这份工作,工作了N多年,也未见到显著的起色,给人一种得过且过之感。
相比我一位同学,同为大学教师,人家是自小的梦想是成为人民教师,当梦想成真的那一刻,他认为那才是人生的起点,短短几年里,因为工作出色,一路跳级普升职位,对工作持一种享受的心态,对学生也是尽心尽力的给予关怀,见到他总能感受到对生活满满的激情。
仿佛与刘先森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的人。
对于爷爷奶奶的初心,我们应持感恩之心,但刘先森在这么多年来,既不想屈服,却又未见其改变。
所幸的是,有了娃之后,养育娃的过程中,确实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的魅力,还有做一名教师对家庭的便利。工作上才日渐心生欢喜,渐渐有了目标。
很庆幸刘先森有这样的警觉,在对娃的未来做选择时,刘先森对自己的未来为来得及规划,便想着咱家哥哥以后去从商亦或是从政……(他自己一直向往的工作)
偶尔会想当然的感悟:
如果当初我从商了,现在一定是金盆满贯,早就实现了人生自由,财务自由……
而我,曾经因为父母重男轻女的偏见,认为女孩读太多的书没有用……使得我对人民教师特别钟情,或许是想弥补内心深处的某一空缺吧。
在娃还小的时候,就经常给娃买绘本读物,希望他们“有书”可读。
我想,这种种都是自身的投射吧。
因为曾经淋过雨,便总想给别人撑一把雨伞。
或许,现在的孩子,对于雨中奔跑也是一种锻炼呢。
在漫漫人生路,他们或许会跌倒,或许会走错路,如果我们少一些限制,多一些陪伴,是不是会更好呢。
他们是自由的,他们的人生路,任他们自由选择,我们可以给予建议,但也仅仅只能建议。
目前咱国家双减政策,后续就业的调改,我看到身边好多同事朋友在着急,不想让孩子以后没有书读,没有学上,更是抓住了周末偷偷的各种补习,甚至各种忧人的威胁,不去补习,以后没有学上,去工作没人要,只能扫大街……
让我感受到了这才刚上小学的小朋友,面对的竞争压力,从而失去了很多童年该有的快乐。
我不确定以后我是否会卷入其中,但在当下,我更多的是,希望小朋友不要死读书,读死书。
在未来,如果能成为那20%的引领社会的弄潮儿,我会为之感到骄傲,如果成为一名技术工人,那也是不错的选择,我依旧会为此自豪。
我相信,小朋友一定有能力过好属于他们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