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元日》

《元日》

作者: 破茧幻蝶 | 来源:发表于2020-06-18 07:30 被阅读0次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yí)岁除:一年已尽,“一”字用在第四声(去声)字的前面时,“一”变调,读第二声(阳平)。除,逝去。

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赏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还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相关文章

  • 卡卡2020.1.16古诗作业

    王安石《元日》

  • 元日

    今天第一次接触“简书”除了好奇,还不知道会不会对它感兴趣,先试试看

  • 元日

    元日与你 没什么关系 有一丝道理 清挥雪笔, 静谈消息 话,也到你 元日与你 没什么关系 有一丝道理 风有风的足迹...

  •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元日

    元日,愿你与水相连 却不用承受水的惆怅 愿你溶解所有的身体 重新塑造出骨骼和经络 愿你越过强加于你的堤坝 像野马奔...

  • 元日

    《元日》 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所有描写春节的古诗中,...

  •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

  • 元日

    五彩烟火映明月,窗外稚童笑难收。 欢腾喜悦皆入酒,了却此年他乡愁。 牧童将醒驱羊去,百花忙碌绣春绸。 年年相转盼福...

  • 元日

    欢乐的元日又到了,一群孩子围在一起,欢欢喜喜地放起了爆竹,一个胆大的孩子拿着火石,小心翼翼的凑近爆竹,点燃了...

  • 元日

    天上月圆,人间几盏潋滟。春来也,总把离愁等闲过,风吹疏影,柴门半遮掩。 似花非花,清冷绝,嬉笑声渐息,依稀看客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元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jy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