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心理简友广场
高,高处苦;低,低处苦——《烟火国》对话录

高,高处苦;低,低处苦——《烟火国》对话录

作者: 老李的理性批判 | 来源:发表于2023-10-16 07:02 被阅读0次

问:以下是元代薛昂夫的一首元曲《山坡羊·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长安西去,为功名走遍天涯路。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暮。心待足时名便足。高,高处苦;低,低处苦。

译文:大江涛涛,东归大海;车轮滚滚,西入长安,为了取得功名,走遍了天涯路。厌倦了车马舟船的仕途生涯,喜欢抚琴读书的归隐生活,“我”早已两鬓斑白,像汉初隐居种瓜的召(shào)平到了暮年。等到心里知足了,功名之心也应该知足了。深居高位,有高的苦处;身居低位,有低的苦处。(译文选自《唐诗宋词古诗词》)

你对这首元曲中作者所表达的厌倦功名仕途的奔波生涯有什么看法?

答:这首元曲《山坡羊·大江东去》通过深刻的文字表达了作者薛昂夫对功名仕途的厌倦之情。他在作品中表达了对车马舟船的厌倦,以及对宁静读书、弹琴的向往。

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中并不罕见。许多文人士大夫在追求功名成就的同时,也会感受到仕途的压力和疲惫。他们渴望能够在宁静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感。

这首作品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对于田园山水的向往。在辛劳奔波后,许多人渴望能够在自然之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总的来说,这首作品反映了薛昂夫内心的感受和价值观,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人生价值和生活方式的深刻思考。这样的作品也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当时士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状态。

问:人到了暮年,人生丰富的经验通常会有时间去整理、思考,因此,往往会看清、看透很多东西。

答:完全正确。暮年是一个人生阶段,通常伴随着对生活、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深刻思考。经历过丰富的人生历程后,人们往往能够更清晰地看待自己的人生,理解其中的得与失,认识到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物。

在暮年阶段,人们也更容易超越功名利禄等外在追求,追寻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此时的人们往往会更注重内在的精神世界,追求心灵的愉悦和安宁。

这个阶段也是人们分享自己丰富经验和智慧的好时机,可以为后人传递珍贵的人生智慧和价值观。因此,暮年不仅是一个个体的生活阶段,也是一个社会和文化中传承智慧的重要环节。

问:这首作品中最后的“高,高处苦;低,低处苦”就是充满了哲理的经验分享。

答:是的,这句“高,高处苦;低,低处苦”简练而深刻地表达了人生的一种哲理。它传达了一种深刻的领悟:无论处于哪个位置。都会有各自的困难和苦难。

在高位,或许要应对更多的压力、责任和期望,这也许是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寓意。而在低位,也许会面临着挣扎、困惑和生计的压力,这也可理解为“低处不胜凉”的境况。

这句话意味深远,提醒人们任何人的人生都会面临困难,这也反映了人生的真实性。

问:这句话对我们昨天谈到过的一种现象,也是一种启发: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聚会,如果大家身份、地位、财富都差不多,聚会的氛围就会比较自然、融洽,真正的交流也较多;但若其中有一两个人的身份、地位明显高于别人,或者财富明显多于其他人的,聚会的氛围就会显得不自然,或者成了一场恭维、攀附的带有功利目的性质的聚会,或者聚会后成了其他大部分人的酸溜溜的记忆。

假如身份、地位、财富差距悬殊的双方,都想到“高,高处苦;低,低处苦”这句话,也许双方都会释然,高的一方不会趾高气扬,低的一方也不会低三下四。虽然身份、地位、财富这些外在的东西方面有差距,但在人格这些内在的东西方面,大家是平等的。

答:非常赞同你的观点。这句话所表达的哲理可以在很多情境下得到应用,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当大家都能理解“高,高处苦;低,低处苦”,保持平和、谦卑的态度,那么在聚会或交往中就能真正实现平等和融洽。在人格、尊重、真诚这些内在价值面前,地位和财富的差异都会相对不那么重要。

这也提醒着我们,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品质和为人处事的态度。通过共同的理解和尊重,可以创造更真实、更深刻的交往和友谊。

问:是的,社会交往的第一原理也许就是:彼此尊重!

答:完全正确。彼此尊重是建立健康、和谐社会关系的基石。它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尊重他人的意见、价值观、个人空间和尊严。通过彼此尊重,我们能够建立起互信、理解和支持,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后记]古有柏拉图的《理想国》对话录,这种充满思辩精神的宏大场景对话录,我是绝对做不来的!但也许当代的《烟火国》对话录,在有AI加持的前提下,还是可以做得来的。因此,不妨冒昧尝试一下。

柴米油盐事、风花雪月情、吃喝玩乐欲、 山川原野色、时政财经闻,食尽酸、甜、苦、辣、咸、淡人间烟火味。

“烟火国”并不是一个人人都“躺平”、“想当然”就可实现理想的“理想国”。“烟火国”是一个需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理性地去实现理想的现实之地。让我们一同追求更美好的未来吧!

相关文章

  • 山坡羊

    高,高处苦; 低,低处苦。

  • 高低立见

    一线勾勒两弯, 高低瞬时出现。 低处仰视人面, 高处笑脸常见。 处谷低,苦哀连连。 立高山,阳光灿烂。

  • 观山

    高处观山高; 低处观山低。 愈往低处走, 山没林荫里。

  • 知足

    大江东去,长安西去, 为功名走遍天涯路。 厌舟车,喜琴书。 早星鬓影瓜田暮, 心待足时名便足。 高,高处苦;低,低...

  • 援藏自励诗一首

    都言藏区苦,人稀感孤独。 云低山高处,却见牛羊牧。

  • 能量守恒定律

    水只会从高处往低处流, 能量也是,只能从能量高的人那里流向能量低的人那里。不可能反向流。

  • 知足

    大江东去,长安西去, 为功名走遍天涯路。 厌舟车,喜琴书。 早星星鬓影瓜田暮, 心待足时名便足。 高,高处苦;低,...

  • 高处不算高,低处不算低

    生活中些许的不顺心,不必悲天悯人,捧上喜欢的咖啡,看着窗外为生计在冷风中奔走的人们,信心十足地告诉自己[高处不算高...

  • 今日鲁宾逊

    群楼是岛 人站在岛的高处,或低处 高处入目只有人流,而人流涌涌无休 低处仰面是高处的风景 低处还有更低处 无休止的...

  • 人生高处何在?

    俗话说:水向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人生的“高处”,究竟何在? 有人以位高权重为“高处”。他们认为人往高处走,就是当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高处苦;低,低处苦——《烟火国》对话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kz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