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钱任性的朝代:皇帝五次减免天下税收,五次发起战争

有钱任性的朝代:皇帝五次减免天下税收,五次发起战争

作者: 快马行江湖 | 来源:发表于2020-03-13 21:39 被阅读0次

    如果把所有的朝代拿出来做一下对比,清朝会是其中相当出彩的时代。它的历任皇帝虽说不都是雄才大略之主,但至少不是昏庸无能之辈;它的官僚系统长期稳定和高效,没有明朝突出的"官员腐败"问题;最厉害的地方在于,清朝是唯一一个长期在财政方面保持盈余的朝代,除了西汉文帝时期也只有清朝做到了多次减免天下钱粮。

    明朝后期,财政问题成为困扰皇帝的心头之患,一方面国家财政要供养庞大的皇室宗亲,一方面要出动军队应付边患。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只能通过给民间加税的方式来增加财政收入,加一次两次百姓还能忍受,加个不停就是在逼百姓们揭竿而起了。僵化的官僚体制也让统治者无力掀起一场大的改革。

    清朝继承了明朝的"一条鞭法",税制简单,征收方便。针对明朝僵化的财政体制进行改革,清代三大改革措施:新增人口永不加赋、摊丁入亩、火耗归公,使得政府的财政长期保持盈余。

    清初三大改革

    "一条鞭法"是将针对农民的大部分税赋都摊入了土地,一家人有多少土地就可以计算出要缴多少赋税。这样无论是政府还是百姓都轻松明了很多。

    在明代以前,政府的税收氛围几个分不分,针对家庭收一部分,针对土地收一部分,针对个人再收一部分赋税,百姓们缴税的物品也是多种多样,包括钱财、粮食以及丝棉等各种产品。

    在"一条鞭法"的基础上,清政府进行了几项重大的改革,进一步简化缴税流程,放松了对人口的管控。

    新增人丁永不加赋

    康熙年间的人口数量增长很快,政府一直没有腾出精力来对人口进行彻底的普查,导致新增的人口入不了户籍。地方官员会向这些黑户人员征收人头税,把钱纳入自己的腰包。这些入不了籍的人因为地方官绅压迫不得不四处流动。康熙五十一年,政府对人头税进行改革,宣布"新增人口永不加赋"。也就是说,不管社会在增加多少人,政府只会按照前一年的总人口来征收人头税,这相当于固定了人头税的收入,避免了政府随意加征人头税,那些入不了籍的人也不用再到处跑了。

    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是在康熙"新增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基础上,将固定的人头税平均分摊到全国的田亩之中,与地税合起来征收。这使得政府的征税流程大大简化,百姓也乐得方便。更重要的是,摊丁入亩之后,户籍对政府财政而言已经不再重要,政府只需要摸清楚土地就可以征税,从而放松对人口流动的管制。人口流动大大促进了土地的开垦以及工商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社会的繁荣。

    火耗归公

    "火耗归公"是雍正时期推出的财政改革之一,它的提出涉及到官僚系统很核心的问题-官员薪资。

    养官问题一直是让统治者头疼的问题。由于官僚系统庞大,中央政府发的工资往往不够官员体面的生活,官员只能通过各种方式从民间寻求灰色甚至黑色收入。皇帝虽然有心整顿吏治,却又明白官员们的收入太低,必须保留一定的灰色地带。

    "火耗"就是官员捞收入的灰色地带之一。政府征税主要用银,而百姓交上来的大都是碎银子,征收后需要统一铸成五十两的银块,再上缴中央。由于在铸耗时会发生一定的损耗,地方官在征税时,要求人们多缴一点来填补损耗,"火耗银"就是这么来的。

    雍正时期,"火耗银"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各地纷纷以征收火耗的名义敛财,增加当地官员的收入。

    雍正认为这个灰色地带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不如直接公开话,由政府统一征收火耗银,再统一以养廉银的形式发给官员,同时禁止他们的灰色收入。

    后来,官员的养廉银超过了本身的俸禄,成为其主要收入之一。

    清朝的财政收入与支出

    清朝前期,政府的财政收入基本维持在四千万白银上下。以乾隆三十一年为例:

    收入:
    -- 地税(已合并人头税): 两千九百九十一万两;
    -- 养廉银耗羡收入: 三百万两
    -- 出售功名收入: 三百万两
    -- 盐税收入: 五百七十四万两
    -- 合计:四千一百六十五万两
    支出:
    -- 军队开支:一千七百万两
    -- 官员俸禄:一百零二万两
    -- 养廉银 : 四百二十七万两
    -- 政府办公经费:一千零七十六万两
    -- 合计:三千三百令五万两
    收支盈余达八百六十万两。如果没有战争开销以及天灾人祸,国库的财富基本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康熙四十八年,国库存银五千万两。
    雍正即为之初,国库存银六千万两。
    乾隆三十七年,国库存银更是达到七千八百万两。
    嘉靖初年,国库存银也达到七千万两。

    有钱是施展宏图伟业的基础。乾隆年间,皇帝五次减免天下钱粮,全国百姓称颂"仁德",针对大小金川、准格尔、墩尔喀人、台湾的五次战争开销总计达到一亿五千万零五十二万两。即便这样,国库依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社会人口不断增长,社会经济持续走强。

    坚挺的财政体系

    引发清政府第一次财政危机的因素是嘉庆年间的白莲教起义。白莲教叛乱遍及四川、湖北、山西,历时九年,总计消耗清政府而亿两白银。镇压白莲教起义耗光了乾隆一朝留下来的7000万存银,政府不得不征收特别税来增加额外的收入。

    挺过这次危机,随后的和平时期又将政府的财政问题拉回了稳定的轨道。

    清政府的第二次财政危机是太平天国起义,真正让清政府元气大伤。

    太平天国起义历时十二年,期间北方有捻军叛乱,陕西、甘肃、宁夏亦有起义活动,政府不得不从各地组建、培训、调遣军队镇压,所有记录在册的战争开支加起来达到四亿三千二百八十万两,几乎相当于政府的十年财政收入。这样的支出规模已经是农业社会财政收入的极限,放在前朝早已引发全面崩溃,但清朝还是抗住了。这得益于政府本身强悍的财政消化能力,除了农业税外,洋关税、商业税也开始给政府带来一大笔税收。1840的中英战争叩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政府开始认识到"外债"这种金融工具增强政府本身财政的抗风险能力。

    中国敞开国门之后,与国外的贸易额直线上升,政府也藉此获得关税收入。关税收入的增长远超乎清政府的想象,原来除了农业税可以带来丰厚的税收外,关税也是一块大肥肉。咸丰末年,海关关税是四百九十余万两,到了宣统末年已经达到三千六百一十七万两。与此同时,政府也开始征收一种叫做厘金的商业税,按照商人财产的百分之一收税,相当于现在的企业所得税。

    被意外打断的转型进程

    到19世界八九十年代,政府的财政体制已经初具现代化的雏形,商贸繁荣,军队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社会在往好的方向的发展。

    1891年,政府的财政收入达到八千九百六十八万四千八百两,财政开支七千九百三十五万五千二百四十一两,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财政收入方面,土地收入的占比已经下降到26%左右,而洋关税和商业税已经上升到总收入的18%左右。支出方面,军费支出占据48%左右,为最大开支项,清政府在发展现代军事工业的投入还是比较看重的;外债加上战争赔款的总费用占比不过5%,战争所带来的沉重负担依然可以被政府消化。

    如果能有一段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期,清朝也不会那么快灭亡,甚至能以"和平"的方式实现向现代化国家的转型。1894的中日甲午战争打破了这种希望,赔款两亿两;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赔款4.5亿两白银;政府财政开始向着深渊一路崩溃。这两场战争让人们彻底失去了对清政府的信心,转而支持以"革命"的方式建立一个新的中国。

    如果不是碰到了以"工业、商业、金融"为核心的现代化制度的冲击,清朝也有望成为像"盛唐"一样为世人所称颂赞美的辉煌时代。可惜的是,从世界的角度来看,清朝处在一个尴尬的节点,现代化思潮来势汹汹,传统思维和理念根本无力抵挡,而清朝的统治者没有及时跟进,错失了与世界接轨的机会。人们印象深刻的是,中华民族的近代屈辱史自清代起,而我们之所以能步入现代化是反抗清朝封建主义统治的结果。

    (以上银两数据见清史稿·食货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钱任性的朝代:皇帝五次减免天下税收,五次发起战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muj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