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这个话题,首先要对CDN以及边缘计算有一定了解,所以,下面就先来谈谈这两个东西。
CDN
内容分发网络,主要是一种分布式架构,即将源站内容缓存到离用户比较近的节点上,让用户能够更快速的访问到自己想要的内容。
CDN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WEB1.0时期,也可以说是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前。第一阶段的特点是网络边缘化。
早期互联网用户直接访问源站,给源站带来巨大压力,导致互联网链路阻塞。CDN可将内容缓存到网络边缘,用户能够更快访问离他们最近的网络节点,同时可降低源站服务器负载,减轻互联网的流量负担。
第二阶段,WEB2.0时期,也就是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互联网内容开始变得多样,尤其是流媒体内容的爆发,给CDN的内容分发提出了新的挑战,CDN的架构也发生了变化。
第二阶段,特点是存储边缘化和CDN管道化。3G/4G的普及催生出了高清视频、网络直播和短视频,于是有了海量的视频文件存储需求,这让CDN架构变得更加复杂,CDN上层有了专门的存储延展以及处理视频的转码服务,节点上对Cache节点增加了负载均衡系统,提升缓存效率,同时还增加了多节点集群,确保节点的高可用性。
第三阶段,可以称之为AI加计算边缘化。
目前来看,我们正处在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时期。第二阶段是4G催生了高清视频、短视频的发展,而随着5G的到来,其提供的网络能力就为物联网、车联网等应用提供了条件。
但5G只是提高了数据运输的效率,并没有解决万物互联背后所需要的计算能力,比如监控摄像头,目前的摄像头大部分是单纯的记录信息,并没有分析能力,如果我们需要通过摄像头找人,就需要配合AI的人脸识别技术,对获取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而这就需要算力的支持。
CDN为什么适合做边缘计算?
从实践来看,中心化的算力很难解决分布广泛的设备所需的算力,于是原本就基于分布式架构的CDN节点就成了承载这部分算力的最好选择。
除了节点众多,更靠近边缘等优势外,CDN还具备很强的弹性能力,可以很好的应对高并发,做到合理使用计算和带宽资源,节省成本。
另外CDN本身还具备防攻击、以及流量清洗的能力,所以基于CDN建设起来的边缘计算设备也就具备很强的安全性。
还有一点,对于从事物联网应用开发的公司来讲,当CDN走到第三阶段,也就是具备边缘计算的能力后,这些公司在算力获取上就变的更加简便,可以直接找到CDN服务商进行开户,然后在后台选择自己所需的东西,做到简单、高效。
边缘计算的发展情况
关于边缘计算,上面提到在监控视频中的应用,这只是其中之一,再比如车联网,也对边缘计算有很大的依赖。
从目前来看,未来边缘计算的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两块,一个是物联网市场,一个是人工智能市场。
Statista的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市场到2020年规模将达到9万亿,排名前三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汽车制造、健康和生命科学。
人工智能市场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近900亿美元(2016年的数据是30亿)。所以基于应用领域的市场潜力,边缘计算的需求也将大大提高,这个过程中CDN厂商也必然是收益方。
Statista,创立于德国,是全球领先的数据统计互联网公司,主要是帮助用户研究定量数据、统计资料和相关信息,提供创新和直观的工具。目前是全世界最成功的统计数据库之一,平台拥有超过100万项统计数据,涵盖8万多个主题,数据来源超过18000项。自2008年平台发布以来,注册用户已超过75万。
大厂在边缘计算领域的布局
说完市场规模,再看下哪些大厂在布局边缘计算。
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设备类厂商,以思科、华为为代表;第二类是运营商,主要代表是沃达丰;第三类是云和CDN厂商,代表公司有AWS、Azure、网宿。
沃达丰,是跨国性的移动电话营办商。现为世界上最大的流动通讯网络公司之一,在全球27个国家均有投资。在另外14个国家则与当地的移动电话营办商合作,联营移动电话网络。
虽然大厂都在布局边缘计算,但各自布局的方向并不相同,比如设备厂商,主要开发更适合边缘计算场景的服务器和网端设备。
运营商主要做的还是网络建设,比如5G,以及对边缘数据中心的改造和升级。
云和CDN厂商主要的布局方向是终端(B端)用户的解决方案上,也就是服务能力方面。
总结
基于CDN的发展,我们发现,随着应用场景的丰富,对网络技术底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谁能更好的解决应用所需要的能力,谁就会是最好的选择。
物联网需要更多下沉的计算能力,于是边缘计算被提出,而边缘计算如何落地实施?就需要一个具备边缘能力的载体,于是基于分布式架构的CDN就成了不二之选。
边缘计算在物联网、人工智能的赋能下,成了巨头争相布局的领域,这也意味着未来在这个领域的发展空间会非常大,但商业机会可能并不多,因为巨头在大家刚发现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布局,由此可见,后来者的机会可能并不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