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文化,經歷了原典時代、經學時代、玄學時代、佛學和史學時代、理學和心學時代,直到清朝,被政治的高壓拖入到樸學考據階段。不同時期的文化版本都在力圖詮釋天地精神與浩大智慧的過程中不斷臃腫自身和遮蓋本來。春种秋成
人与时间的关系,是日常生活最重要的部分。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普及历法是各级地方官非常重要的责任。因为在农耕经济下,按时而作是取得收成的保障。古代称地方官,上任伊始,移风易俗。耕作时节,专门会有负责历法普及的半官方(无俸禄)司时人员,把每年的节气印出来发到每一户人的手中,为讨个吉利,每户人家都会给这样的人与不同的实物或者几个小钱的回馈,这就是现在在南方农村还有的“春官”。那么地方官员对这类人也是有考核的,如何能有效的把耕作时令让更多的百姓了知遵从,是作为他们一个重要的考核内容。为此他们也想尽办法,与农耕经济下百姓日常结合,弄出许多“方便法”,这是各地节气风俗的由来,特别是吃什么,戴什么与福寿康宁有关,在落后的意识形态下,文化的普及者加以急功近利,就形成了各种“此节吃什么”为核心的民俗文化,把整个民族敬天修德的内涵拖到“吃货”境界。
“二月二,龙抬头”也是这样,今天随问一声,没有多少见识的农民都知道这个谚。但你问他“为什么叫龙抬头”?那就没个准了。什么附会的传说,嗯瞎编的故事都会出来,我们古代的官员遵从孔夫子的教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垄断文化,高其货值。其实这不是孔夫子的教诲。孔子说的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文翁治蜀,韩愈贬潮(州),皆兴學一方,是良吏也。大多数官员,还真做不到。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根据日月五星的运行轨迹把天空划分为28天宿,即黄道带,以此来表示日月五星的运行和位置。28天宿可分为4个大区(即4象或4神),东方苍龙七宿(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西方白虎七宿(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包括井、鬼、柳、星、张、翼、轸);北方玄武七宿(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其实西方的星期制最早是由两河流域苏美尔人传出来,而苏美尔人是黄种人,祂与中国的早期原住民是同宗的。一星期为7天,可见是上古东方文明的定义。古代文明講“天時、地利、人和之”,人依聖者教“參天地之造化”,以實現“天人合一、人天交乘”的“內聖外王”為其核心價值。中國文化在創傳者那裡,最早就是讓人“明天象,依天指示而行”。把複雜的天象連成具體為人所熟悉的形象,就象我們小時因為英語學習中條件有限,因為是到初中了才學英語,有母語的聯想干擾,也有拼音的舛音附會,就用漢字給英文單詞注音,以免忘了它的讀音。然後由於形象思維的強大,反而留下的就是用來注音的中文的意思,真正原來英文的意義反而淡沒了。這個方面,70年代生人都應有體味。這個例子可以很好的比配我們傳統文化流變過程中的變異,特別是節氣和天象傳統。
東方蒼龍七宿,何謂蒼龍?是各宿星連一起後給它賦個形,它象“龍”,而角宿呢——就是龙角。在每年陰歷二月初二(年歷)这一天东方地平线上升起了龙角星,所以称为龙抬头。附會的說法,就是“傳說”,要有新奇性,要有形象性,這是古代“傳播學”的要義。就象『西遊記』講的非常精深的佛法修行內涵,如果不借助唐僧師徒四人故事,怎麼可能做到風靡天下?可是風靡天下之後,反而人一提起西遊記,都認為是兒童故事。
民间传说这一天龙神会从睡眠中醒来,于是人们在那时就会焚香祷告,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也称为‘龙头节’和‘青龙节’。這是愚民以治的方式。至於在這個過程中,衍化成“龙抬头节”、“春龙节”,所謂“龙不抬头天不雨”,有天象上的意義。这天让孩子开笔写字,有“開筆禮”,取龙抬头之吉兆,祝愿孩子长大后不僅断文识字,而且出人頭地,雖然俗以為良願,但是這些良願多是私欲,發展到後來,真正傷害到民族的思維,也是不可輕忽的。當今天下人洶洶於勢利,很難說沒有歷代形成的俗風在其中起到層層疊染助推的作用。至於二月初二理发,一为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的吉时,祈禱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也理发,以為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這些形式多樣的活動,可以強化民間對歷法的重視,當然也衍生了特定的民族心理。
其實龍抬頭就是古人观察到苍龙星宿春天自东方夜空升起,秋天自西方落下,其出没周期和方位正与一年之中的农时周期相一致。春天农耕开始,苍龙星宿在东方夜空开始上升,露出明亮的龙首,夏天作物生长,苍龙星宿悬挂于南方夜空;秋天庄稼丰收,苍龙星宿也开始在西方坠落;冬天万物伏藏,苍龙星宿也隐藏于北方地平线以下。完美的對應了農時秋收冬葳,可以看做天垂象而教農時。而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晚上,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角宿,代表龙角,开始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大约一个钟头后,亢宿,即龙的咽喉,升至地平线以上,接近子夜时分,氐宿,即龙爪也出现了。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此日之后,每天的“龙抬头”日期,均约提前一点,经过一个多月时其實龍抬頭就是古人观察到苍龙星宿春天自东方夜空升起,秋天自西方落下,其出没周期和方位正与一年之中的农时周期相一致。春天农耕开始,苍龙星宿在东方夜空开始上升,露出明亮的龙首,夏天作物生长,苍龙星宿悬挂于南方夜空;秋天庄稼丰收,苍龙星宿也开始在西方坠落;冬天万物伏藏,苍龙星宿也隐藏于北方地平线以下。完美的對應了農時秋收冬葳,可以看做天垂象而教農時。而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晚上,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角宿,代表龙角,开始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大约一个钟头后,亢宿,即龙的咽喉,升至地平线以上,接近子夜时分,氐宿,即龙爪也出现了。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此日之后,每天的“龙抬头”日期,均约提前一点,经过一个多月时间,整个“龙头”就“抬”起来了。
這個節氣,于伏羲氏时代,“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一直延續到清朝。到周武王时,每年二月初二还举行盛大仪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亲耕。
二月二,北方農村家家放大鞭炮,此起彼伏。春耕到來,天有微雨。中華文化淘煉取精,如何應對當下生態,其實要走的路不近呢。
走着走着,忘掉了文化的神学和哲学,只剩下物(利)学和人(情)学,这个深度的“买椟还珠”,是今天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本质症结。
啟嘉春秋
2018年3月18日,農曆二月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