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我又一次参加了公务员考试。30多的人,已经工作了四年多,真的不年轻了。不过,我并没有打算停下考试的脚步,政策允许考到35岁,如果一直上不了岸,那我会一直坚持考下去。
看到这里,会不会有人觉得我怎么这样执迷不悟,非要一直考下去呢?其实,我没有把公考当成什么负担。反正,报名费花不了多少钱。有报名机会就报名,报了名就去考。考着考着,就考出了习惯,考出了感情。如果有机会不报考,反倒觉得不习惯了,有种错失几百万的感觉。就像,一个人平常写字写习惯了,不让他写字他心里会难受;读书看报成了习惯,不让他读书看报他也会很难受。
在公务员考试上,我并没有作很多前期的准备。当然,如果每次都作充分的准备,或许我早就考上理想的单位了。我之所以没有那种破釜沉舟的决心,无外乎三个原因。
其一,以前考试的经验告诉我,即便好好准备,也不一定能收获理想的效果。付出与得到并不能成正比,短视的我真的不愿多付出一点。我想,每次考前磨磨枪,复习上几天,多考上几次,没准幸运女神能眷顾一下入围面试。
其二,现在工作的单位、工作节奏与所报考的单位相比,不一定孰好孰差。或许,有人会问,既然你现在的单位好,你为什么要再考呢?我考是因为我想在更高的平台尝试一下新的工作环境。那又会有人问,你既然想在更高平台尝试新环境,为何不愿意好好准备呢?我的答案是,一个是前面说到的复习了并不一定有相应的收获,另外一个是这个平台和环境早晚也会让我失去兴趣失去好感。这也折射出我对公务员考试的不坚决不坚定的态度。
其三,暂时没有想好。不过,我要是想找也能找出来。看到这,是不是有种“不为成功找方法,只为失败找理由”的感觉。哈哈!
我对公考没有百分百的用心,可我却没有勇气斩断与她的恋情。
再来谈谈那天的考试吧!
那天早上,考前半小时,我和同伴来到考场前。门口人头攒动,有人坐在台阶上认真地看题,有人在绿化带旁边站着,望着守门的保安,略带焦急地等着早一些进入考场。
我看他们,看到的是稚嫩的脸庞。如果他们看我,或许会在心底想,这大叔年龄不小了,也来考试啊!其实,他们有这种想法一点也不奇怪。想当初,就在几年前,我也是这么看别人的。没想到的是,几年过去了,我依然还在重复着这项考试。就像考科举,一年不中,来年再战。
上午是行测,下午是申论。考完之后,真的让人感慨良多。
先吐槽一下监考人员吧!我考试的那个房间是一个大的阶梯教室,两个考场共用,一共安排了60个考生。监考的人是一个老师带三个学生。这些学生监考显然没有什么经验。上午行测考试,正式答卷的铃声已经响起来了,卷子还没有发到手。下面的考生都在催促发试卷了,监考才匆匆忙忙往下发。考起来十分钟以后,监考的那个老师说,因为考务原因,考试延长三分钟收卷。考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监考这么说。收卷的时候,两个学生一个人看着,一个人收,而且收卷的这个还不是先收答题卡,而是先收试卷和打草纸。
再来吐槽下行测的试卷吧!纸张太差也没什么,字体与行距真是要命。字体本来纤细,行距还这么窄,密密麻麻的。上下左右的扫视,我看了之后眼花。在考场里我就想,这考试不仅考答题能力,还考眼力。还有,四篇资料分析,有两篇资料内容与题干选项是分页的,需要来回翻页查看。考场上时间本来就如此宝贵,时间花费在这无用的翻页上确实浪费。这两天看论坛也有很多人在吐槽试卷的排版。看来排版之差是有目共睹了。
申论试卷没什么可吐槽的。出题人一直在反模板、反套路、反培训。大作文话题自选,题目自拟。从材料出概括出主题,然后再列出分论提纲,这还是很考验平时的基本功的。
今年的公考结束了,不管结果怎样,太阳依然照常升起,生活还要如此继续。希望能在平凡的日子里,多做一下有意义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