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看了关于茵栀黄的问题,我们来说说茵栀黄和黄疸。
我们大部份的人感受就是,只要是黄疸值高,医生,而且大部份是西医开了就是茵栀黄。而新手妈妈发现部份孩子在服用之后孩子出现腹泻的现象。之后开始百度和各种求救,得到的回复一般分为:1. 根本没有必要用药,自然就会好了;2. 百度或是部份医生说,这是禁用药,是对孩子有害的,后悔!
是不是这样?有没有发现,开这个药的大多是西医。但是之后又是西医说这个药有害。好,我们来聊一下在中医儿科里说的黄疸。
西医所说的新生儿黄疸在古代被称为胎黄,或胎疸。具体分类包括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在新生儿出生两三天内出现黄疸,在四到六天达到高峰,足月儿在两周左右可自行消退。此为生理性黄疸。也就是各位常说的多晒太阳就会好的黄疸。西医所说的新生儿黄疸在古代被称为胎黄,或胎疸。具体分类包括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在新生儿出生两三天内出现黄疸,在四到六天达到高峰,足月儿在两周左右可自行消退。此为生理性黄疸。也就是各位常说的多晒太阳就会好的黄疸。
那么病理性黄疸在西医里主要指高胆红素血症,如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等等。病理性的黄疸可能在出生后24小时就出现,发展迅速,消退慢且易反复。
那么现在的现象是西医分类后,不分中医所部的阴黄阳黄,不分虚实,不分湿热和寒湿还是气滞血瘀,全部开了同一种药,茵栀黄颗粒,而此药的组成是:茵陈,栀子,黄芩和金银花 且不说是否看过医书,仅看说明书:“茵栀黄口服液,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有退黄疸和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用于湿热毒邪内蕴所致急性、迁延性、慢性肝炎和重症肝炎”。这一段话外行人都可以看出一二,说明书与组成已明确告诉此药是用于湿热型黄疸,是中医黄疸分类三大类中的其中一个类型。你用用于治疗湿热的药给所有的患诊吃?那么若患诊并没有湿热的症状,甚至有寒湿的表现时,能不腹泻吗?气滞血瘀型的黄疸不多见。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最常见的湿热型黄疸和寒湿阻滞型黄疸的区别与症状表现。
湿热型黄疸表现在: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也就是刚刚说的阳黄,为实证),患者哭声响亮,口渴唇干;偶有发热,大便秘结,小便深黄,舌红。建议用药:茵陈蒿汤或常见的茵栀黄颗粒,目的就是清热利湿退黄。
而与之相反的寒湿阻滞型黄疸的表现则是:面目皮肤发黄的色泽相对晦暗,持久不退,精神欠佳,四肢欠温,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舌质淡。古人给出的方子是茵陈理中汤,目的是温中化湿退黄。
从这两种类型大家可以看出完全不同的症状。西医在没有中医基础的情况下无论对谁都开了一样的中药。部份孩子因为不对症出现了腹泻的现象。那么这个黑锅应该茵栀黄来背?为何西医又给配上妈咪爱或是培菲康。目的就是为了调节菌群预防腹泻, 但是这样对吗?阳黄为实证,大便本已秘结。用茵栀黄是对症的。也是古人为何将茵陈定义为治疗黄疸的要药的原因。而阴黄是虚证。一样也用到了茵陈,但是重点是理中,温中化湿而退黄。
这也是为何我们学习中医时一定要有整理观和辩证观的原因。很多妈妈觉得中医很麻烦,为何不直接告诉你用什么就好?告诉你了,要么你觉得好有效,那是因为刚好对症;要么完全没效甚至更严重。这时候请一定记得,不是这东西不好,而是没用在对的地方罢了。
现在网络上。微信公众号里大多是碎片式的信息,是各种断章取义。我卖你一把杀猪刀,你用来杀了人,是刀不对?还是人不对?好了。说完了。哈哈。刚刚看了一篇某西医抨击中医茵栀黄的文章之后的感想。
网友评论